國慶長假樓市成交大幅縮水 房價進拉鋸狀態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這些花哨的優惠活動其實并沒有多少實惠。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期間,李玉(化名)在北京東郊看了幾套新房,雖然優惠活動花樣百出,但并沒有多少實際優惠,因此她決定暫緩置業計劃。近期,購房者中…
“這些花哨的優惠活動其實并沒有多少實惠。”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期間,李玉(化名)在北京東郊看了幾套新房,雖然優惠活動花樣百出,但并沒有多少實際優惠,因此她決定暫緩置業計劃。
近期,購房者中類似的觀望行為并不少見,這令中秋、國慶長假期間的樓市成交大幅縮水。據不完全統計,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北京、上海、廣州等多數熱點城市的樓市成交縮水明顯,開發商提價的動力也顯得不足。業內人士分析,限購、限貸等調控措施持續實施,再加上房企對利潤的追求,將使未來房價處于“拉鋸”狀態。受市場供需兩端同時萎縮的影響,今年樓市“銀十”的成交量可能繼續縮水,“銀十”難免褪色。
房價走勢將趨穩
與往年類似,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北京樓市的優惠活動花樣繁多,包括直接降價、辦卡優惠、全款折扣、現金抵扣等。李玉表示,通州區的某項目推出了5萬元抵10萬元的價格優惠措施,但她看中的戶型總價達130多萬元,且需辦理會員卡才能享受這一優惠,因此該促銷手段最終未能打動她。
除北京外,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上海、深圳等地均舉辦了大型房展會,眾多參展項目推出了價格優惠措施,但未能受到追捧。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與今年二季度的“降價潮”相比,中秋、國慶長假期間的價格優惠幅度不大,而且不少項目已在長假前上調了價格,因此這些優惠不能給購房者帶來太多實惠。
多位房企人士表示,中秋、國慶長假能給出優惠已屬不易。北京大興區某熱銷項目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按照公司總部的要求,不管銷售情況如何,長假一結束,現金抵扣的優惠活動就取消。也就是說,該項目的價格優惠僅持續了8天。在北京市場上,此類的短期優惠項目很普遍。
該負責人表示,截至9月中旬,該項目已完成全年銷售目標,預計今年剩下的幾個月不會有價格優惠措施出臺。由于今年前三季度銷售情況良好,部分熱點城市的眾多項目已提前完成銷售目標。
盡管如此,房企上調價格的可能性也不大。上述負責人表示,經過近年的調控,房地產市場有效需求已大量消解,提價不僅不利于銷售走量,而且容易引起輿論關注。
張大偉表示,房企“以價換量”的嘗試已結束,目前庫存壓力有所消解,銀行貸款有所松動,房企追求利潤的動力遠超回籠資金的壓力,導致房企降價的動力不足。另一方面,限購、限貸等調控措施的效力仍存,不少城市對商品房備案價格進行限制,因此房企也不敢貿然提價。未來的房價走勢將趨于平穩,大幅波動的可能性較小。
成交量或繼續下滑
價格的居高不下使越來越多的購房者陷入觀望狀態。剛過去的“金九”成色不足,多地樓市成交量出現明顯下滑,而“銀十”可能繼續褪色。據中原地產統計,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全國54個城市的住宅簽約量環比大幅下降70%,簽約套數合計僅為1.6萬套。其中,北京的下降幅度超過40%。
偉業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表示,受限購政策影響,首次置業的剛性購房需求量逐步萎縮,合理的改善型需求尚難入市,加之此前的恐慌性購房心態逐漸平復,造成市場有效需求逐漸萎縮,致使9月以來多地市場交易量下滑。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未來銀行利率仍有下調空間,但限購、限貸等調控措施令市場的有效需求難以釋放,并可能影響10月的交易量。
根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的調研,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期間推出價格優惠的項目雖然不乏銷售情況較好的,但單個項目的銷售量仍然偏小。與上半年相比,項目的整體推盤節奏和推盤量明顯放緩并影響到市場供應。
以北京大興區為例,上半年舊宮和生物醫藥基地等區域的新房項目動輒一次性推出500套的房源,且推盤節奏較快,令大興區一度成為北京樓市交易量最高的區域。但8月以來,該區域的一次性推盤量僅為100-200套左右,推盤速度明顯放緩。
針對供應量下滑,張大偉表示,不少項目已完成或接近完成全年銷售目標,導致四季度推盤動力明顯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土地價格上升也影響了房企的預期。張大偉表示,在近期的土地交易中,北京不少區域的商品房樓面地價達歷史高位,導致未來房價走高的預期。受此影響,房企放緩推盤節奏也在情理之中。
業內人士認為,受供需兩端同時萎縮的影響,10月的市場成交量很可能繼續下滑,今年房地產市場的“金九銀十”勢必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