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半年純商品房投資同比下降3.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昨日(7月23日),北京市統計局發布上半年房地產運行情況,其中,成交量上漲11.9%,金融貸款664億,同比增長13.8%,商品房銷售增長加快,政策房建設積極推進。但商品房投資規模為926億元,同…
昨日(7月23日),北京市統計局發布上半年房地產運行情況,其中,成交量上漲11.9%,金融貸款664億,同比增長13.8%,商品房銷售增長加快,政策房建設積極推進。
但商品房投資規模為926億元,同比下降3.6%,呈負增長態勢。
對此,鏈家地產研究部常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近期市場不斷回暖,下半年政策風險增加,促使房企投資更為保守。
純商品房投資負增長
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298.3億元,增長4.7%,增速比1~5月提高1.9個百分點。其中政策性住房投資371.9億元,增長33.4%。也就是說,上半年北京純商品房投資規模為926.4億元,同比下降3.6%。
如果從另一種劃分辦法來看,全市住宅完成投資667.8億元,下降2.8%;寫字樓完成投資142.8億元,增長6.1%;商業及服務業等經營性用房完成投資114.6億元,下降12.5%。
從單月情況看,6月政策性住房投資完成127.2億元,投資規模首次超百億,且占當月房地產總投資的比重為35.6%,超過30%。
常清表示,6月保障房投資規模單月破百億,大力拉動房地產整體投資。僅6月份從新開工面積235.9萬平方米估算,實際新增供應將達到2.7萬套,上半年新開工規模將至少有7萬~8萬套。且目前北京保障房竣工量已完成全年目標的80%。他預計,未來保障房對于中低端需求的分流作用將加速顯現。
雖然樓市已走出低谷,市場不斷升溫,但純商品房投資規模卻絲毫不見抬頭之勢,反而整體呈現負增長,這不免讓人有些費解。
常清認為,當前房企投資意愿仍然低迷,一方面是房企自身的資金壓力,以及庫存消化問題還并未完全解決,企業更著重于消化庫存和積攢資金實力;另一方面,隨著近期市場不斷回暖,下半年政策風險增加,促使房企投資更為保守。
供需矛盾或助漲未來房價
事實也的確如此。
最近2個月來,中央、地方共13次辟謠樓市調控松動。其中最近一次,來自于國土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嚴格房地產用地管理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的緊急通知》,要求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放松,不斷鞏固調控成果,堅決防止房價反彈。
北京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13次辟謠來看,針對樓市調控并未有進一步收緊的表態,均為繼續執行之前的政策。之所以屢次辟謠,是因為限購政策在執行層面出現微調,市場對政策的關注度提高,恐慌性心理已經出現。
但反過來看,百姓購房恐慌心理也會造成房企對未來政策的恐慌。
河北某地開發商告訴記者,今年有一塊地遲遲都沒有開發,就是怕資金下去,房子蓋好后,政策反而更加嚴厲,這樣不但難以賣到好價錢,而且會制約企業的資金鏈。
從北京最新的數據來看,全市房地產開發項目本年到位資金為2293.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9%,仍處于負增長,而且自籌資金為543.8億元,同比下降達31.5%。
“當前信托、貸款等融資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難度較大。”常清說,另一方面,房地產調控下企業經營風險較大,盲目需求資本擴張或存在風險,企業在保存生存的基礎上經營策略也相對保守。
但常清提醒說,相對于全國企業到位資金水平已連續兩月同比上漲,北京房企表現仍不積極。目前僅從銷量上反映出當下市場的回升趨勢,但房地產的投資渠道及開發商資金面仍面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純商品住宅投資意愿低迷,這會影響未來1~2年的實際供應量。
“若下半年量價持續上漲的趨勢得不到抑制,未來供需矛盾也將加劇房價的上漲。”常清說,當前樓市調控正值敏感時期,地方與中央、開發商和購房者都處于深度博弈的階段,在市場預期逐漸引領樓市的情況下,政策導向也應加強。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上周深圳新房成交套數環比降16% 下一篇:北京今年將竣工10.7萬套保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