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地再現 專家警惕炒作預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1年3月10日,國土資源部曾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堅決杜絕土地出讓中出現樓面地價超過同類地價歷史最高價的情況。這也是本輪房地產調控系列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15個月之后的2012年6月18日…
2011年3月10日,國土資源部曾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堅決杜絕土地出讓中出現樓面地價超過同類地價歷史最高價的情況。”這也是本輪房地產調控系列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15個月之后的2012年6月18日,恒大以13.22億元的價格,摘得廣州珠江新城D4-B2商業地塊,折合樓面地價約3.3萬元/平方米,將此前廣州1.7萬元/平方米的地王紀錄提升近一倍。北京的門頭溝、通州、大興等區域也出現多幅高價地成交。
地王重現
6月20日,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顯示,遠洋萬和公館自6月9日取證以來,僅成交7套,成交均價為49049元/平方米。據透露,該項目的住宅擬售價格為57982元/平方米。而其同區域的保利中央公園目前成交價為40544元/平方米,遠低于遠洋萬和公館。
這是遠洋地產于2010年3月拿下的“大望京地王”,合樓面價超過2.7萬元/平方米。據業內人士核算,該項目售價5萬元/平方米方可保本。萬和公館無疑是虧本在賣。盡管老地王的傷痛仍在繼續,但仍抵擋不住新地王的出現。
6月18日,恒大地產擊敗保利、萬科等18家房企,競得的珠江新城地塊,溢價率高達169.7%,折合樓面價3.2967萬元/平方米,刷新了今年除加油站用地之外的全國樓面價新高。
近期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在內均出現了溢價率較高地塊。6月11日,通州兩塊多功能地塊高價成交,樓面價為11800元平方米創區域新高;6月18日,北京市門頭溝區龍泉鎮F1住宅混合公建用地,成交價格2.785億元,除去回遷面積3641平方米和配建公租房面積9650平方米,折合樓面單價9757元。
6月20日,廣西柳州市高新三路至高新五路沿江路東側的土地,被廣西榮和集團以總價18.514億元拿下,樓面地價為4554元/平方米,溢價率11%,成為該市新地王。
在樓市回暖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趁機加推優質地塊。在北京土地整理儲備中心近日公布的首批《北京2012年經營性用地擬供應項目》中,位于順義中央別墅區的天竺22號地將重新入市,該地塊曾是2009年北京市地王,因開發商無法支付土地出讓金而被回收。北京黃金地塊海淀區萬柳居住用地近期也開始接受網上競價,該地塊起始樓面價就高達2.4萬元/平方米,業界認為其成交樓面價很有可能超過3萬元/平方米,總價或超過25億元,成為北京新的單價地王。據消息透露,目前萬科、融創、保利等開發商對此均有意向。
地方政府旨在托市?
盡管近期高價地頻出,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些地塊僅是個別現象,整體土地市場依然是低迷狀態,開發商拿地還很謹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353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7%;土地成交價款2620億元,下降10.0%。由于商品房市場銷售并未明顯改善企業資金面,開發企業拿地意愿持續降低。
合富輝煌市場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合富置業首席市場分析師龍斌認為,開發商對土地市場的預期并沒有根本改變,因為限購限貸政策沒有改變,經濟不明朗,只不過市場回暖讓房企對優質土地的需求增加,信心較之前足了;但近期的高價是個別現象。
中原集團分析師劉淵也認為,開發商對土地市場的預期并沒有轉向。因為開發商目前手上庫存仍然較高,而融資環境也沒有放松,開發商仍然處于應對生存活下來的階段。
不過,劉淵擔心的是,近期地方政府頻推優質地會引來市場對預期的炒作。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擔心,“盡管目前土地市場依然難言回暖,但少數企業仍可以高單價低總價獲得少數地王地塊,地方政府也可以用非常少的資金影響市場預期。部分區域市場因為地王的出現疊加政策的微調,已經出現了恐慌入市。”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也認為,6月之后,各地的土地成交溢價率明顯上升,未來可能會出現“炒地價”現象。地方政府借此機會制造高溢價和“地王”,會讓市場覺得又迎來了一輪新的發展機會。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提醒稱,“要注意的是,高價地僅是個別現象,這源于地方政府增加了優質地塊的供應。開發商應理性看待,不要盲目追求高價地。市場也切勿借此高價地片面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