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專家稱根治淮河仍面臨巨大壓力
來源:新華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從14日在安徽合肥召開的治淮高層研討會上了解到,經過60多年治理,淮河骨干防洪體系已基本構成,防洪抗災能力顯著增強,但根治淮河仍面臨巨大壓力。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介紹,經過幾十年持續不…
從14日在安徽合肥召開的治淮高層研討會上了解到,經過60多年治理,淮河骨干防洪體系已基本構成,防洪抗災能力顯著增強,但根治淮河仍面臨巨大壓力。
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介紹,經過幾十年持續不懈的艱苦努力,迄今,已經疏浚整治了淮河干流河道,建成了一批骨干工程,防洪減災能力有了明顯提高。淮河兩岸滄桑巨變,昔日的憂患之河變成富庶之源,誕生了一批能源基地、工業重鎮。
統計評估數據顯示,淮河中游主要省份安徽自1991年加大治淮力度以來,累計防洪減災效益超過1500億元。
“但是隨著淮河流域人口的不斷增加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洼地澇旱災害頻繁、水資源短缺、水污染突出、水土流失嚴重問題等亟待解決,治淮工作仍任重道遠。”胡四一說。
安徽省水利廳廳長紀冰介紹說,近年來淮河流域因洪致澇現象凸顯。汛期上游來水迅速占滿河道,中游兩側支流來不及排水就被迫關閘,從而造成內澇嚴重。多年來,澇災損失占水災總損失七成以上。因此新一輪治淮建設過程中,增加排澇能力,提高除澇效益應被視為重要目標之一。
參加研討會的專家們指出,淮河需要進一步綜合治理,實施“三水”同治,即實現防洪除澇保安,防御“水多”;蓄引結合,緩解干旱“水少”;加強河湖保護,防治“水臟”。
淮河流經河南、湖北、安徽、江蘇4省,全長1000公里。20世紀以來淮河流域發生大洪水的年份有17次之多。它因此被稱為“中國最難治理的河流”。中國2009年基本完成了總投資447億元的19項治淮骨干工程。到2020年前,中國預計將投入650億元推進新一輪淮河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