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步入黃金期 企業轉型爭食大蛋糕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進入2012年,各地推進軌道交通建設的新聞不絕于耳。本報記者近日從多方獲悉,目前徐州、太原兩地的軌道交通建設計劃已進入報批階段,合肥、南昌、寧波、武漢等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也已進入批復…
進入2012年,各地推進軌道交通建設的新聞不絕于耳。本報記者近日從多方獲悉,目前徐州、太原兩地的軌道交通建設計劃已進入報批階段,合肥、南昌、寧波、武漢等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也已進入批復建設期。此外,還有更多城市處于軌道交通項目規劃過程中。
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29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規劃獲得了批復。根據相關計劃,至2015年前后,全國規劃建設的軌道交通線路有96條,建設線路總長將達2500多公里,總投資超過1萬億元,標志著軌道交通行業已經步入了黃金期。
很多企業已經關注到了其中的契機。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裝備制造類企業已將重心從高速鐵路向城市軌道交通轉移,以期在軌道交通建設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全國軌道交通建設迎來爆發式增長
在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的歷史并不長,但發展勢頭十分迅猛,2000年左右全國僅有4座城市擁有城市軌道交通,但目前全國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天津等13個城市的軌道交通投入運營,先后建成并開通運營了50條城市軌道交通線,運營里程達到1576公里,較2000年增長了8倍多。
根據其他發達國家經驗,當城市化率超過60%,作為城市生活重要標志之一的軌道交通就將迎來黃金發展期。而根據業內預測,到2020年時,我國城市人口比例將超過50%。城市化的加速無疑將成為軌道交通發展的最大契機。
不過,并不是每個城市都可以擁有軌道交通。記者獲悉,一個城市要獲準進行地鐵建設,至少需滿足三個條件:首先,城市人口達到300萬以上;其次,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在1000億以上;再次,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00億以上。輕軌的建設標準相對低些。即便如此,全國具備了建設軌道交通基本條件的城市也高達近50個。
事實上,早在2005年后,二、三線城市便躍躍欲試,紛紛開始籌劃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但直到2009年,城市軌道交通才作為國家經濟刺激政策的一部分而得以開閘放行并大規模推出。由于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資金投入大、周期長、工程難度大、審批環節較為復雜,分析人士認為,近2年才算正式進入了軌道交通建設的黃金期。
而來自各地的消息也顯示,在武漢、蘇州、以及南昌、寧波、南京、杭州、長沙、廈門等地,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除了已經獲批建設的城市,還有不少城市也在躍躍欲試。記者獲悉,徐州市、太原市的軌道交通規劃進入了待批復階段。而蘭州、馬鞍山、包頭等城市也已表態將軌道交通建設納入未來交通體系建設的重點。
根據36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規劃,軌道交通新增營業里程將達到6560公里,截至2020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累計營業里程將達到7395公里。以每公里5億元造價計算,2009-2020年將投入3.3萬億元,年均達2700億元,每年需至少新增200公里以上的運營里程。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充滿機遇
“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科學制定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路線,規范建設標準,有序推進輕軌、地鐵、有軌電車等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表明了國家鼓勵發展城市軌道繁榮發展的態度。而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政策文件中,也均將軌道交通行車列為鼓勵類產業并且扶持企業自主創新。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隨著市場對技術裝備水平要求不斷提高,對運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高要求下,電力電子技術應用升級換代必將加快,這為軌道交通電源行業直接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國內主要的軌道交通整車供應商中國北車下屬長客股份公司董事長董曉峰向記者表示,預計到2020年前國內軌道交通裝備市場都將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每年需要整車數量就達到2000輛左右,按照每公里平均5輛的保守密度計算,2011年至2020年的車輛需求量超過3萬輛。如此廣闊的市場也給產業鏈上的土建、整車、機電設備企業都帶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一家建筑工程類上市公司證券代表告訴記者,早在數年前,該公司已經深入到二線發達城市的軌道交通項目土建工程中,由于存在橋隧等特殊工程,其中有一定的技術壁壘,軌道交通項目工程中標率和利潤率一般高于普通的公用民用建筑。據中金公司研究報告顯示,土建工程投資占整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投資比重最高,達到了38%—45%。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地鐵施工的金額毛利率在工程中標額10%左右。盡管這一比例不是很高,但是地鐵項目總金額巨大,單個標的一般都在兩億以上,也就是說,一單地鐵建筑標的,對施工企業可能帶來2000萬-3000萬的毛利潤。
相關企業業務重心紛紛轉移
軌道交通這塊大蛋糕吸引了各路企業爭相搶食。其中,車輛電源系統供應商之一鼎漢技術,其相關人士便毫不諱言地對記者表示,未來數年,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將成為業務重點。
鼎漢技術方面認為,2011年該公司直面鐵道部鐵路投資和建設放緩的不利形勢,將業務重點轉向地鐵領域,從而帶動公司全年中標額大幅增長。財報顯示,去年該公司地鐵項目的份額已經超過了一半,軌道交通信號智能電源系統的毛利率高達55.39%,較上一年提高了整整5個百分點。其軌道交通屏蔽門電源系統以及地鐵綜合供電系統解決方案的毛利率也有大幅上漲。
對于今年的發展方向,公司董事長顧慶偉已明確表示:“要把握好國家號召的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的契機。”鼎漢技術董秘辦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產品在地鐵領域為同類企業之首,相對于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招投標競爭更為市場化。而從該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推出的新產品就可以看到,公司正在逐步從軌道交通設備供應商到整體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變。鼎漢技術已經不滿足于把握在車輛系統領域主要圍繞電力電子、通信和監控等相關產品的優勢,同時還在進一步完善面向軌道交通高端技術應用領域的產品布局計劃,為2013年至2015年新業務增長點做好產品、技術儲備。
而在3月12日,由馬鋼集團公司與晉西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成的馬鋼晉西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宣布成立。這標志著“馬鋼輪、晉西軸”這一中國鐵路產業最優產品組合將推動我國軌道交通裝備業快速發展,加快我國高速輪軸國產化進程。新建成的馬鋼晉西公司將建成約7萬套的輪軸生產線。預計2013年9月底,該公司將建成一期工程項目貨車輪對生產線;2013年12月底,將建成二期工程項目地鐵、客車輪對以及機車、高速動車組輪對生產線。
軌道交通發展仍需財政支持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已經有多年軌道交通運營經驗的城市投建運營仍然需要大量的財政資金支持。
根據北京市財政局公布的2011年預算執行情況,其中交通運輸支出101.0億元,增長11.9%,完成預算的108.7%。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增加公共軌道交通虧損補貼、地面公交補貼等。地面公交和軌道交通補貼共計156.9億元。而2012年的交通運輸預算支出為106.2億元,同比增長5.2%。
北京市已經表態,隨著今后北京市的軌道交通運營線路越來越長,公共財政補貼的金額還會更高。上海市每年亦向包括軌道交通在內的交通運輸領域投入超過百億的補貼。2011年,北京、上海兩地市級財政預算支出執行規模均在1500億元左右。
全國有多個城市通過發地方債的形式加碼軌道交通建設。事實上,已有分析人士對于部分規劃了6條以上軌道交通線路的二、三線城市的實際承受能力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