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0強房企銷售業績分化明顯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1年,房地產企業的銷售業績繼續增長,但增幅出現放緩,多數企業未完成全年銷售目標。部分企業人士預測,隨著樓市下行周期的深入,2012年房企銷售將繼續面臨壓力。 日前,中國房產信息…
2011年,房地產企業的銷售業績繼續增長,但增幅出現放緩,多數企業未完成全年銷售目標。部分企業人士預測,隨著樓市下行周期的深入,2012年房企銷售將繼續面臨壓力。
日前,中國房產信息集團聯合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發布《2011年中國房地產企業年度銷售TOP50排行榜》,率先以數據形式展現了2011年樓市銷售全貌。數據顯示,2011年度全國50強房地產企業的總銷售金額突破1.2萬億元。前十強房業分別為萬科、恒大、綠地、保利、中海、萬達、碧桂園、龍湖、華潤和世茂房地產,銷售金額在1210億元和315億元之間。
統觀榜單,三大趨勢值得關注:一是銷售金額前十強房企的進入門檻降低,和2010年第十名富力地產321億元相比,2011年第十名世茂房地產的銷售金額只有315億元;二是房地產前十強的市場份額繼續提高至10.43%,較2010年上升了0.32個百分點,但與2010年1.97個百分點的增長相比明顯萎縮。這種情況在TOP20、TOP30榜單上同樣有所體現;三是部分大型房企并未實現全年銷售目標,比如龍湖地產盡管在去年10月以后集中發力促銷,但全年銷售仍未實現400億元的目標,僅為381億元。銷售金額縮水更多的是綠城中國,其全年銷售金額從2010年的522億元降至2011年的300億元,富力地產的銷售金額也從2010年的321億元降至2011年的287億元。
2011年,50強房地產企業發展情況不一,有快速增長的企業如恒大、萬科、融創,也有增長停止甚至遭遇困境的企業如綠城、富力。至于為何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業績趨勢,中房信報告指出,高周轉率是恒大等企業勝出的關鍵。“憑借積極應對的高周轉戰略,萬達集團擠入第一梯隊,而恒大則從去年的第五位一舉成為今年銷售金額榜的亞軍。在2011年信貸緊張,資金成本很高的特定環境下,高周轉顯然已成為眾房企的追求目標,‘快進快出’提高效率使企業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中房信報告指出。
市場動蕩時期,往往是黑馬出現的機會。2011年,曾經在數年前折戟的順馳掌門人孫宏斌卷土重來,其帶領的融創中國在2011年以193億元的銷售金額排在房企第18位,銷售金額同比增幅達到147%;銷售面積119萬平方米,增幅達到51%。而2010年融創中國還尚未進入房企前30強。“孫宏斌在2006年時因大肆擴張忽視了資金鏈承受力,最終不得不賤賣股份以求生。所以這幾年來融創低調穩健,終于迎來了翻身的一天。”一位曾經的順馳高層稱。
對于2012年房地產市場趨勢,中房信報告指出,幾大趨勢或引領未來樓市,即:行業集中度繼續提升,兼并收購將集中上演;企業梯隊明顯拉開;投資拿地節奏適當放緩;財務杠桿進一步降低。“目前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已處歷史高位,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深入,財務杠桿使用過度所積聚的風險在不斷加大。因此,單純依靠財務杠桿來撬動資本收益已經不合時宜,去杠桿化將是大勢所趨。”報告指出。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去年土地收入銳減 地方財政忙御寒 下一篇:不必擔心樓市“硬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