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低迷庫存壓頂 樓市拐點仍未到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支離破碎的沙盤、混亂不堪的售樓處……一些項目的降價給10月的樓市留下了如此的印記。而降價并沒有換來成交的回暖,全國主要城市的樓市成交量仍然低迷,今年,金九銀十已成為各地樓市一個破…
支離破碎的沙盤、混亂不堪的售樓處……一些項目的降價給10月的樓市留下了如此的印記。而降價并沒有換來成交的回暖,全國主要城市的樓市成交量仍然低迷,今年,“金九銀十”已成為各地樓市一個“破碎的夢想”。
“由于目前樓市庫存尚未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因此開發商與購房者的博弈仍將繼續。”北京中原分析師張大偉預計,如果本輪調控能夠持續到明年,則明確的拐點可能出現在明年3月左右,但是調整的幅度并不會很大。
成交量腰斬 消化庫存需近兩年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2011年10月,北京共成交期房商品住宅4674套,成交面積54.92萬平方米,套數環比上漲16.8%,面積環比上漲8.1%;相比期房住宅成交的上漲,現房的成交套數環比則有所下降,824套的成交套數環比下降33%,成交面積10.46萬平方米,環比下跌23%。期房與現房商品住宅共成交5498套,成交面積為65.37萬平方米,環比均有小幅上漲。雖然如此,同去年10月相比,成交套數仍然減少了2182套,跌幅達28.4%。
9~10月,北京樓市共實現商品住宅成交10734套,相比去年同期19895套的成交數量,下跌幅度達到46%。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
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市場中心對上海房地產交易中心“網上房地產”網站的最新統計數據剔除保障房后得出,10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3823套,約為45.7萬平方米。漢宇地產市場研究部指出,這是今年月度成交第二個低位。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比縮幅超過60%,市場幾乎再現2008年淡季情形。
根據新浪樂居對廣州房地產交易網站陽光家緣的監控,截至10月30日,10月廣州全市一手住宅網簽5603套,銷售面積628079m2,成交均價11035元/m2。環比量價齊跌,成交量下降290套,環跌4.92%,成交均價跌801元/m2,環跌6.77%。去年同期,廣州市十區二市共簽約成交住宅16541套,成交面積1781794萬平方米。成交量同比暴跌10938套,跌幅達到66.13%。
事實上,10月的成交量延續了9月的同比跌幅,從而使得整個“金九銀十”完全“泡湯”。數據顯示,9月1日至28日,廣州十區二市一手住宅成交量為5646套,雖然環比微升2.9%,但是同比下降幅度高達49.2%,將近五成。
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房地產信息系統的數據則顯示,2011年10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市場共成交2211套,成交面積為18.35萬平方米,較2011年9月份的16.26萬平方米環比下跌17%,較2010年10月份的45.68萬平方米同比下跌60%。
成交量的下降直接導致了樓市庫存的增加。
北京中原地產的統計數據顯示,僅9、10兩個月時間,北京包含期房和現房在內的商品住宅積壓就超過了8800套。截至目前,樓市庫存已經達到了11.8萬套,相比限購前陡增了2.5萬余套,創下自2009年6月8日以來的最高點。按照目前的市場去庫存化速度,即使不再新增供應,消耗全部庫存也需要超過22個月時間。
漢宇地產分析師跟蹤即時數據也發現,目前上海新房住宅的庫存實際已達972萬平方米,較網上房地產統計數據還要高出近100萬平方米,達到史上最高庫存量。按照10月的成交量粗略估算,上述新房住宅庫存量全部去庫存化,需要長達21個月的時間。
同樣地,統計顯示,10月廣州累計未售的套數高達78629套,而在去年10月底,廣州全市的累計未售套數為6.7萬套,今年比去年同期多出了1.1萬套。
市場期待降價擴大
成交低迷、庫存壓頂,各地房價也在此影響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異動。
統計顯示,10月份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0459元/平方米,環比上月下跌7.1%。“主要原因是10月簽約房源主要集中在低價項目。”張大偉表示,價格下跌并非在售項目的實質性降價所造成。
以北京樓市成交量前四名的項目為例,四個項目的成交價格均低于20000元/平方米,其中排名第一的世嘉光織苑項目更是只有9558元/平方米。據北京中原地產統計,10月份中低單價、中低總價的房源比例相比9月份都出現了明顯上升。其中均價在2萬元/平方米以下的成交占據了市場交易量的71.8%,比9月份上漲了6.6個百分點,明顯拉低了成交均價。
在上海,由于剛需樓盤成為熱銷主力,成交均價也首度出現下調,10月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在21265元/平方米,環比上月下降6個百分點,同比降幅為0.3%。
10月廣州網簽成交均價為11566元/平方米,相比去年10月的11695元/平方米基本持平,但對比8月9月均出現微幅的下降。8月份,廣州網簽均價為12443元/平方米,9月為11877元/平方米。
10月18日再次開盤的深圳龍華花半里項目,其價格在一個月內最高降幅達到每平方米5000元,400套房源5天內售罄,此后再加推120套房源也基本售罄。該項目營銷總監陳勇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再次開盤僅僅是對部分房源的價格進行調整,總體價格仍未有大的變動,公司將保留一部分房源等待時機開盤。
在價格進行調整的項目的帶動下,深圳市10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9119元/平方米,較2011年9月份的20028元/平方米環比下跌5%,較2010年10月份的21516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1%,成交均價同比跌幅創下年內新高。
但合富輝煌認為,“銀十”延續“金九”樓市的低迷狀態,新房入市量繼續增加,開發商打折促銷活動進入常態化,但市場觀望情緒依然不減,商品住宅成交量低位震蕩,實質性降價潮并未出現。
據上海21世紀不動產提供的數據,10月成交的項目中,較前9月成交均價出現下滑的約占總成交數的53.1%。“過半的比例”從側面說明“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已逐步被部分開發商所接受。
漢宇地產市場研究部經理付偉認為,未來樓市仍將處在政策嚴控時期。開發商為降低庫存和回籠資金,或許將會在今年最后兩個月繼續“大做文章”,降價是最直截了當的選項。
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分析師黃河滔表示,現在樓市向下的通道已經打開,趨勢性的拐點逐步顯現。但樓市成交的僵持仍待降價范圍進一步擴大,而且市場潛在購房者的降價預期堅定。若后市房價只是微調,則未來兩月將難現去年的年末翹尾行情。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也認為,今年9、10兩個月的成交情況并沒有給開發商帶來多少欣慰。隨著11月份立冬節氣的到來,北京樓市也將真正進入冬季。“2011年剩下的兩個月,如果沒有明顯的回調政策出臺,樓市成交還將持續低迷,整體成交價格也將會繼續下滑,價格大幅跳水的現象也將由部分區域擴散到整體市場當中。”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