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障房進度尚未統計 下半年對樓市難有影響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1年已過去近半。按照今年年初上海《政府工作報告》中公布的計劃,上海今年要新開工建設和籌措保障性住房1500萬平方米、22萬套(間),供應1150萬平方米、17萬套(間)左右。然而時間近半,…
2011年已過去近半。按照今年年初上海《政府工作報告》中公布的計劃,上海今年要新開工建設和籌措保障性住房1500萬平方米、22萬套(間),供應1150萬平方米、17萬套(間)左右。然而時間近半,記者經過多方努力,始終無法獲得上海保障房建設進度的相關數據,而業內人士對今年保障房大量入市從而拉低房價的可能性持懷疑態度。
保障房建設進度尚未統計
根據年初上海提出的保障房的建設計劃,2011年上海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將達到1200萬平方米,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和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占到總量的70%。2011年上海保障房用地總共將達到700萬平方米,占到總供應量的58%左右。
如今,時間已過去5個月。記者查閱了上海統計局網站,發現在統計局每月公布的房地產基本情況統計中,并未將保障房建設投資進行單獨統計,從其公布的指標數據中無法看出保障房建設投資情況。記者致電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關部門,也未獲得回應。
而從保障房用地的供應情況來看,上海市規土局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1—5月份保障房供地情況的統計數據。記者從上海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共推出了保障房用地136萬平方米,土地性質都是動遷安置房,目前已成交101.6萬平方米。據中原集團研究中心高級經理劉淵分析,經濟適用房用地和公租房用地可能采用劃撥方式,無法通過公開信息統計。
僅從公開的動遷安置房用地的供應情況來看,根據全年計劃,上海在1—5月也僅完成了34%。
下發施工許可證就算開工
據記者了解,對于全國目前大力推動的保障房建設,由于房企的代建積極性不高,上海目前主要是通過籌措房源來實現。5月19號,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使用公積金增值資金正式收購了首個公共租賃住房項目——“新江灣尚景園”,規劃住宅建筑面積15.15萬平方米(2202套),并委托專業運營機構管理,向符合本市公租房條件的公積金繳存者出租。
此外,一些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的人才公寓也將納入公租房體系內。有政府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徐匯區由地產集團開發的馨寧公寓公租房項目,主要就是面對市級機關公務員。
“據我所知,住建部在統計各地保障房開工情況時,只要是施工許可證下發的,都算在已開工面積內。占地100畝的只要動工一平方米,都算動工。”一位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全國保障房建設空前火熱的2011年,實際開工和實際建成上市量到底能有多少,目前仍是未知數。
實際影響將在2-3年后
經測算,“十二五”期間,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建設3600萬套,需要土地和資金分別為14.4萬公頃和4.93萬億元,土地需求量相當于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實際用地(3.24萬公頃)的4.4倍,投入資金相當于2010年商品住宅投資額(3.3萬億元)的1.5倍,“十二五”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額將占到“十一五”商品住房投資額的45%。而2011年和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量都在1000萬套,力度之大將會影響到商品住房的開工量,進而影響到未來的商品房市場供應。
中國指數研究院根據近十年來商品住宅竣工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估算,未來五年商品住宅供應量(竣工套數)預計分別為623萬套、712萬套、814萬套、913萬套和1064萬套。考慮到保障房的建設周期,保障房未來的供應可能在2013年達到高峰,超過1000萬套,超過商品住宅供應量,到那時,住房供應的雙軌制將基本形成,對商品住房市場將產生顯著影響。
來源:上海證券報
保障房建設進度尚未統計
根據年初上海提出的保障房的建設計劃,2011年上海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將達到1200萬平方米,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和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占到總量的70%。2011年上海保障房用地總共將達到700萬平方米,占到總供應量的58%左右。
如今,時間已過去5個月。記者查閱了上海統計局網站,發現在統計局每月公布的房地產基本情況統計中,并未將保障房建設投資進行單獨統計,從其公布的指標數據中無法看出保障房建設投資情況。記者致電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關部門,也未獲得回應。
而從保障房用地的供應情況來看,上海市規土局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1—5月份保障房供地情況的統計數據。記者從上海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共推出了保障房用地136萬平方米,土地性質都是動遷安置房,目前已成交101.6萬平方米。據中原集團研究中心高級經理劉淵分析,經濟適用房用地和公租房用地可能采用劃撥方式,無法通過公開信息統計。
僅從公開的動遷安置房用地的供應情況來看,根據全年計劃,上海在1—5月也僅完成了34%。
下發施工許可證就算開工
據記者了解,對于全國目前大力推動的保障房建設,由于房企的代建積極性不高,上海目前主要是通過籌措房源來實現。5月19號,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使用公積金增值資金正式收購了首個公共租賃住房項目——“新江灣尚景園”,規劃住宅建筑面積15.15萬平方米(2202套),并委托專業運營機構管理,向符合本市公租房條件的公積金繳存者出租。
此外,一些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的人才公寓也將納入公租房體系內。有政府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徐匯區由地產集團開發的馨寧公寓公租房項目,主要就是面對市級機關公務員。
“據我所知,住建部在統計各地保障房開工情況時,只要是施工許可證下發的,都算在已開工面積內。占地100畝的只要動工一平方米,都算動工。”一位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全國保障房建設空前火熱的2011年,實際開工和實際建成上市量到底能有多少,目前仍是未知數。
實際影響將在2-3年后
經測算,“十二五”期間,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建設3600萬套,需要土地和資金分別為14.4萬公頃和4.93萬億元,土地需求量相當于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實際用地(3.24萬公頃)的4.4倍,投入資金相當于2010年商品住宅投資額(3.3萬億元)的1.5倍,“十二五”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額將占到“十一五”商品住房投資額的45%。而2011年和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量都在1000萬套,力度之大將會影響到商品住房的開工量,進而影響到未來的商品房市場供應。
中國指數研究院根據近十年來商品住宅竣工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估算,未來五年商品住宅供應量(竣工套數)預計分別為623萬套、712萬套、814萬套、913萬套和1064萬套。考慮到保障房的建設周期,保障房未來的供應可能在2013年達到高峰,超過1000萬套,超過商品住宅供應量,到那時,住房供應的雙軌制將基本形成,對商品住房市場將產生顯著影響。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