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H13模具鋼網狀碳化物的熱處理工藝研究
來源:我的鋼鐵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H13模具鋼是從美國引進的H13空淬硬化熱作模具鋼,其牌號為4Cr5MoSiV1,執行標準為GB/T1299-2000,因為其屬于C-Cr-Mo-Si-V型鋼,具備較高的熱強性,良好的韌性和耐冷熱疲勞性能,不容易產生熱疲…
H13模具鋼是從美國引進的H13空淬硬化熱作模具鋼,其牌號為4Cr5MoSiV1,執行標準為GB/T1299-2000,因為其屬于C-Cr-Mo-Si-V型鋼,具備較高的熱強性,良好的韌性和耐冷熱疲勞性能,不容易產生熱疲勞裂紋,是強韌兼備的熱作模具鋼,使用范圍廣泛,主要用于制造沖擊載荷大的鍛模、熱擠壓模、精鍛模,鋁、銅及其合金壓鑄模。H13鋼制作的模具生產的壓鑄件外觀質量較其他模具好很多,因此十分受市場青睞。
然而由于H13屬于中碳鋼,且鋼中強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V含量較高,因此在鍛造和熱處理過程中稍有不慎便會出現大量沿晶碳化物,影響模具的沖擊性能和使用壽命。因此,找出H13模具鋼網狀碳化物的有效控制措施,探索出一套合理的H13球化退火工藝是亟待研究解決的重點課題。
H13模具鋼化學成分的特點:
1)中碳,質量分數為0.32~0.45%,以保證高硬度、高韌性和較高的熱疲勞抗力。2)加入較多提高淬透性的元素Cr、Mn、Si,Mn可以改變鋼在凝固時所形成氧化物的性質和形狀,避免S在晶界上形成低熔點的FeS,而以具有一定塑性的MnS存在,從而消除S的有害影響,改善H13的熱加工性能,Cr和Si又可以提高回火穩定性。
3)加入產生二次硬化的元素Mo、V,能有效防止第二類回火脆性,提高回火穩定性。
研究發現,H13鋼退火組織中出現碳化物網狀有兩種原因:其一是鍛后組織中奧氏體晶界已有細小的二次碳化物存在,鍛后高溫加熱過程碳化物網沒有完全被熔掉,在球化退火時得以保留;其二是鍛后高溫加熱后淬火冷卻速度偏慢,過飽和奧氏體可能在冷卻過程中沿晶界析出二次碳化物,球化過程中碳化物進一步析出加粗。退火組織中已存在的碳化物網,在淬火+回火后,雖然很少形成全封閉網絡,但網孔一般比較粗大,采用硝酸酒精溶液浸蝕磨面就能觀察到白色網絡,采用熱染色可以更好地提高其清晰度。這種碳化物會嚴重影響模具鋼的沖擊韌性和等向性,導致模具早期失效。
試驗表明,終鍛溫度控制不好、鍛后加熱溫度過低及加熱后冷卻速度偏慢都會造成H13模具鋼組織中出現大量網狀碳化物,影響模具的性能和使用壽命,而加熱溫度越高,淬火冷卻強度越大,球化退火所得到的退火顯微組織越均勻,網狀碳化物越少,無缺口沖擊性能也越好。試驗發現,鍛后通過1100℃左右的高溫加熱,然后快速冷卻能夠有效避免和消除網狀碳化物,獲得均勻、理想的退火顯微組織和性能。
- 上一篇:線材冷頂鍛開裂的對策 下一篇:寬度對板坯連鑄結晶器液面特征影響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