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鋼一合作科研成果解決世界選礦難題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由酒鋼集團公司參與完成的《國產鐵精礦提鐵降硅(雜)系統研究與實踐》項目,經過在酒鋼4年多的運用已取得明顯效果。目前,酒鋼焙燒磁選鐵精礦品位已由原先的55.76%提高到60.61%,硅含量由…
“世界的難選鐵礦在中國,中國的難選鐵礦在酒鋼。”這是酒鋼選礦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國內選礦行業一個不爭的事實。據了解,酒鋼選燒廠主要處理的自有礦山——鏡鐵山礦鐵礦石屬于典型的難選氧化貧鐵礦石,這種雜質多、品位低、難選別的礦石在國際上歷來都沒有很好的篩選辦法。受其影響,酒鋼生產的鐵精礦質量一直處于國內落后水平,嚴重影響了煉鐵工序的技術指標和經濟效益。
為了提升自產鐵精礦質量,推動國內鐵礦選礦技術進步,酒鋼下定決心攻克難選鐵礦石這一世界性難題。為此,酒鋼從2000年開始便與國內多家鋼鐵企業及數所大專院校一起在長沙礦冶研究院的幫助下共同啟動了《國產鐵精礦提鐵降硅(雜)系統研究與實踐》項目,其中,由酒鋼與長沙礦冶研究院共同完成的“酒鋼焙燒磁選鐵精礦提質降雜技術研究與工業應用”成果以耐低溫陽離子捕收劑為依托,針對酒鋼自產礦石性質特點創新性地采用了陽離子反浮選技術,避免了國內普遍采用陰離子反浮選必然發生的管道結垢和選別效率低,并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帶精選區的多磁極弱磁選機。此項技術于2007年12月應用于工業生產,迄今已運行4年多,效果十分明顯。
據測算,該科研成果用于工業生產后每年可減少10萬多噸“石頭”進入高爐,間接降低焦比13.4kg/t,每年節約焦炭6.7萬噸。由于進入高爐的雜質少了,鐵精礦多了,每年又可為酒鋼減少加工燒結礦24.32萬噸,節約石灰石18.8萬噸。截至目前,提質降雜科研成果已累計為酒鋼節約成本3億多元。
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該研究成果還在節能減排方面為酒鋼帶來了不小的“驚喜”。由于生產工藝的改變和燒結礦加工量的減少,該研究成果每年還可為酒鋼節約標準煤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37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8.55萬噸,節能減排效果十分明顯。目前,該研究成果已經在國內鐵礦山得到推廣應用,對推動我國鐵礦選礦技術進步、促進選礦產業的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