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創上市以來新低 年內期現市場高度擬合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期指迎來了自上市以來的新低。昨日,IF指數盤中將最低點打至2311點,這比去年7月2日的2488點低177點,也比今年10月20日的2506點低了195點。雖然不斷在創造著新低,但進入2011年之后,期指市場…
期指迎來了自上市以來的新低。昨日,IF指數盤中將最低點打至2311點,這比去年7月2日的2488點低177點,也比今年10月20日的2506點低了195點。雖然不斷在創造著新低,但進入2011年之后,期指市場與滬深300現貨市場擬合度較2010年進一步提高。據中金所專家表示,目前期指與滬深300指數價格擬合度基本在99%以上,而去年一般為98%。
期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價格發現,而期現聯動,就是期貨指數對現貨指數不同程度的引領作用,這也是期貨價格發現功能的一種表現形式。期指上市不到半年,就具備了成熟市場的多項基本特征,其中合約期價始終圍繞股市現價波動,期現價格擬合度較好。此后,期現走勢更加吻合。
2011年,期指的12只主力合約均已平穩交割完畢。16日,12月的第三個周五,成為期指上市以來最大持倉交割日,12400手,比今年6月17日交割的IF1106合約的10634手還多了1766手。至此,期指上市以來,已有20個合約實現順利交割。期指上市后,現貨滬深300指數的波動率明顯降低,而在交割日期指有效收斂于現貨指數,從未出現過交割日效應,也說明期現市場擬合度較高。
從連續當月合約與現指價差表現上看,價差多數時段落在-10點到20點的大概率區間內,從今年1月至11月底,平均價差3.7點左右,而在去年10月至11月這一階段,由于行情大起大落,價差波動卻明顯加大,期現價差最高超過120點,最低也跌至-40點以下。
期指與滬深300現貨指數間基差結構的變化令期現套利機會基本消除,而機構套利資金的介入令期現價差快速收斂。雖然今年期指也出現過期現價差擴大,并超過期現套利成本的情況,但高價差持續性不足。
期指上市后,現貨滬深300指數的波動率明顯降低,而在交割日期指有效收斂于現貨指數,從未出現過交割日效應,也說明期現市場擬合度較高。現貨指數波動明顯收窄的現象在期指上市1年后的變化最為明顯,這種現象出現主要體現于期指市場機構投資者參與數量不斷增加,導致期現市場擬合度不斷提高,期現價差的有效收斂令期指合約平穩交割,說明股指期貨的發展已經日趨平穩和理性,期貨和現貨市場成功實現良性互動。目前市場機構力量仍有限,但隨著制度的修定,如有更多機構投資者參與進來,市場運行會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