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經濟呈現增產不增收格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受輸入性通脹、宏觀政策微調等因素綜合影響,今年以來,有“世界工廠”美譽的廣東工業經濟盈利增長較大幅度下調,呈現“增產不增收”格局。
受輸入性通脹、宏觀政策微調等因素綜合影響,今年以來,有“世界工廠”美譽的廣東工業經濟盈利增長較大幅度下調,呈現“增產不增收”格局。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一季度,廣東3.73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922.77億元,同比增長10.4%,增幅比1-2月下降12.5個百分點,比2010年下降26.1個百分點。一季度廣東工業利潤回調幅度過大,反映出當前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
統計資料顯示,從生產與銷售的關系看,1-3月廣東現價工業總產值增長22.5%,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4.7%,兩者基本協調一致;但利潤僅增長10.4%,與產銷增幅的差距較大,顯示全省工業經濟利潤空間急劇收窄。
據廣東省統計局分析,一季度廣東工業企業盈利幅度減少的主要原因有:
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工人工資調高、銀行貸款利率提高、部分大型企業設立公積金等因素推高企業生產經營成本。1-3月,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26.0%,比收入增幅高1.3個百分點;企業利息支出同比增長32.7%,比收入增幅高8.0個百分點。
外商投資企業稅收政策調整增加了“三資”企業的支出,減少了利潤。自2010年12月1日起,對“三資”企業開征以往未征收的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導致“三資”企業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較大增長。1-3月,廣東14454家“三資”工業企業上繳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70.43億元,同比增長57.1%。經測算,受這一政策因素影響,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幅約拉低2個百分點。
一些突發因素影響企業盈利。汽車行業受國內市場需求相對飽和、日本地震的影響而產銷明顯放緩,利潤下降。1-3月,廣東汽車制造行業實現利潤121.88億元,同比下降7.0%,拉低全省利潤1.1個百分點。深圳嶺澳核電、中山嘉明電力、汕尾紅海灣發電廠等發電企業大部分機組停產檢修直接影響電力行業利潤下降10.2個百分點,約拉低全省工業利潤增長1.0個百分點。
來源:新華網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一季度,廣東3.73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922.77億元,同比增長10.4%,增幅比1-2月下降12.5個百分點,比2010年下降26.1個百分點。一季度廣東工業利潤回調幅度過大,反映出當前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
統計資料顯示,從生產與銷售的關系看,1-3月廣東現價工業總產值增長22.5%,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4.7%,兩者基本協調一致;但利潤僅增長10.4%,與產銷增幅的差距較大,顯示全省工業經濟利潤空間急劇收窄。
據廣東省統計局分析,一季度廣東工業企業盈利幅度減少的主要原因有:
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工人工資調高、銀行貸款利率提高、部分大型企業設立公積金等因素推高企業生產經營成本。1-3月,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26.0%,比收入增幅高1.3個百分點;企業利息支出同比增長32.7%,比收入增幅高8.0個百分點。
外商投資企業稅收政策調整增加了“三資”企業的支出,減少了利潤。自2010年12月1日起,對“三資”企業開征以往未征收的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導致“三資”企業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較大增長。1-3月,廣東14454家“三資”工業企業上繳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70.43億元,同比增長57.1%。經測算,受這一政策因素影響,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幅約拉低2個百分點。
一些突發因素影響企業盈利。汽車行業受國內市場需求相對飽和、日本地震的影響而產銷明顯放緩,利潤下降。1-3月,廣東汽車制造行業實現利潤121.88億元,同比下降7.0%,拉低全省利潤1.1個百分點。深圳嶺澳核電、中山嘉明電力、汕尾紅海灣發電廠等發電企業大部分機組停產檢修直接影響電力行業利潤下降10.2個百分點,約拉低全省工業利潤增長1.0個百分點。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