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將打造四大產業基地 著力破解能源輸送瓶頸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十二五”及未來一段時間,國家將加大對內蒙古發展的支持力度,力求將內蒙古建設成為國家戰略資源支撐基地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悉,有關方面將內蒙古定位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
“十二五”及未來一段時間,國家將加大對內蒙古發展的支持力度,力求將內蒙古建設成為國家戰略資源支撐基地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悉,有關方面將內蒙古定位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和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在充分發揮好資源優勢的情況下,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構建多元化的現代產業體系。
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近年來,依托豐富的煤礦等資源優勢,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迅猛。日前,中國社科院發布的藍皮書顯示,內蒙古躋身前十大最具競爭力省份,同時也是西部十二個省份中唯一進入十強的。此外,內蒙古也與其他六個省份一道,躋身人均GDP5000美元省份之列。
參加兩會的有關代表委員向記者表示,在穩步推進國家能源基地的基礎上,未來內蒙古也將大力發展資源深加工產業,積極發展現代農牧業,并加大戰略新興產業的培育力度,使得內蒙古的產業結構體系更加現代和立體化。
在國家能源基地建設方面,內蒙古將加快技術裝備改造步伐,建設一批現代化露天煤礦和千萬噸級安全高效礦井,建成一批年產500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炭生產基地。同時,作為我國陸上風能、太陽能資源最富集、開發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內蒙古也有望建設一批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和兆瓦級并網太陽能光伏發電基地。
在大力開發能源的同時,未來內蒙古將著力尋求發展資源深加工產業,提高能源的附加值,并努力打造國家新型化工、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和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內蒙古鼓勵發展煤化工產業,支持大型PVC、聚氯乙烯及配套電石、焦炭行業高起點、規模化發展,同時加快推進銅、鉛、鋅等有色金屬采、選、冶一體化建設,實現資源就地高效轉化。另外,內蒙古也將進一步做大做強乳品和羊絨生產加工業,加快培育肉類、糧油、果蔬生產加工等龍頭企業,推動農畜產品加工業向高端化、生態化、安全化、標準化發展。
此外,戰略新興產業也將成為未來內蒙古多元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內蒙古將積極有序發展新材料、新醫藥、電子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等戰略新興產業,加快稀土資源儲備和應用研究,將稀土產品列入國家戰略儲備目錄,并以包頭為重點大力發展稀土等新材料產業,打造中國“稀土谷”。除此之外,電子信息產業、現代生物產業、節能環保產業也將在未來內蒙古新興戰略產業發展中占據一席之地。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據悉,“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將積極破解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瓶頸,以形成多元發展、多級支撐的產業體系。除了籌劃產業發展規劃的同時,有關方面也將不斷加大產業政策支持力度。
據悉,有關方面將優先在內蒙古布局具有比較優勢的煤炭、電力、煤化工、有色金屬加工等項目,在項目核準、資源配置、節能環保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按照國家節能減排總體要求和環境容量,綜合考慮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源供應等因素,合理確定內蒙古節能減排指標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賦予內蒙古一定的工業用電自主定價權,擴大直購電試點范圍,支持開展電力多邊交易試點,制定促進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行業發展的上網電價。
為了保障資源優勢的轉化,未來內蒙古還將加快能源輸送通道建設。據悉,有關方面將內蒙古電力外送通道納入國家電網建設總體規劃,優先安排建設,并加快錫林郭勒至南京等大容量高電壓等級輸送通道。強化內蒙古境內500千伏骨干網架,擴大電網覆蓋范圍。加快實施城鄉電網改造工程,加強原油、成品油、天然氣和煤基燃料輸送管道建設,鼓勵風電與火電打捆外送,擴大國家電網接納風電規模。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