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臣華:內蒙古純資源模式亟待改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研究中心、經濟信息中心副主任楊臣華7月22日在日信證券高端論壇暨內蒙古上市公司交流會上表示,今后單純靠煤炭產量與價格來拉動經濟的模式難以持續,內蒙古亟待建立可持續發…
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研究中心、經濟信息中心副主任楊臣華7月22日在日信證券高端論壇暨內蒙古上市公司交流會上表示,今后單純靠煤炭產量與價格來拉動經濟的模式難以持續,內蒙古亟待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多元支撐體系,從而實現資源產業向資源深加工產業和非資源產業的延伸。
擺脫“資源陷阱”
他認為,過去內蒙古的發展,主要得益于國家快速發展和進入重化工階段對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巨大需求,以及不斷抬高的能源資源價格,由此也帶來“資源陷阱”的擠出效應,主要表現為:發展水平不高;產業結構單一,工業結構“三大、三小”;發展基礎薄弱;發展動力不足;民生事業薄弱;生態環境脆弱。
他指出,《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確定了內蒙古在國家產業分工和生產力分工中的戰略地位,即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特別突出了內蒙古走資源深加工產業的發展方向。
六大努力方向
依據內蒙古的實際,楊臣華提出今后內蒙古產業發展升級的六大努力方向。
一是要進一步深化完善資源開發與資源深加工的發展思路,抓住發展資源深加工產業的關鍵環節,轉變資源轉換方式,變資源粗放開發為集約利用,變資源簡單輸出為深加工,變資源產業短鏈條為長鏈條,引導全區資源型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輕紡等傳統產業,提高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競爭力。
三是要努力發展裝備制造業。目前內蒙古裝備制造業主要集中在專用設備制造、交通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四大行業,在很多地方建立了很好的基地。
楊臣華還提出要積極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和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來源:中國證券報
擺脫“資源陷阱”
他認為,過去內蒙古的發展,主要得益于國家快速發展和進入重化工階段對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巨大需求,以及不斷抬高的能源資源價格,由此也帶來“資源陷阱”的擠出效應,主要表現為:發展水平不高;產業結構單一,工業結構“三大、三小”;發展基礎薄弱;發展動力不足;民生事業薄弱;生態環境脆弱。
他指出,《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確定了內蒙古在國家產業分工和生產力分工中的戰略地位,即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特別突出了內蒙古走資源深加工產業的發展方向。
六大努力方向
依據內蒙古的實際,楊臣華提出今后內蒙古產業發展升級的六大努力方向。
一是要進一步深化完善資源開發與資源深加工的發展思路,抓住發展資源深加工產業的關鍵環節,轉變資源轉換方式,變資源粗放開發為集約利用,變資源簡單輸出為深加工,變資源產業短鏈條為長鏈條,引導全區資源型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輕紡等傳統產業,提高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競爭力。
三是要努力發展裝備制造業。目前內蒙古裝備制造業主要集中在專用設備制造、交通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四大行業,在很多地方建立了很好的基地。
楊臣華還提出要積極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和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來源:中國證券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曾俊華:香港通脹仍有上升壓力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