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旭人:五大原因導致去年土地出讓收入較快增長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3月7日在全國人大新聞中心表示,去年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增長較快有五大方面原因。今年會在一些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推行增值稅改革試點。此外,謝旭人表示,我國鐵路債務水平整體上…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3月7日在全國人大新聞中心表示,去年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增長較快有五大方面原因。今年會在一些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推行增值稅改革試點。此外,謝旭人表示,我國鐵路債務水平整體上是安全、合理、可控的。
土地出讓收入快增有原因
對于去年高達2.9萬億元的國有土地出讓收入,謝旭人表示,去年土地出讓收入增長較快有五大原因:
一是去年土地供應規模大幅度提高,國土管理部門審核批準的土地供應量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去年全國土地供應總量達到42.82萬公頃,同比增長34.2%。這是去年土地出讓收入增長比較多的基礎性原因之一。
二是土地招拍掛出讓的比重上升。去年在全國土地供應總量當中通過招拍掛形式出讓的土地25.7萬公頃,大體占土地供應總面積的60%左右,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相應的招拍掛以及協議出讓土地的收入達到2.6萬億元,占所有土地收入當中的88%。
三是全國地價總體水平上升。一方面城市房地產比較興旺,對土地需求量也大。另一方面,土地轉讓本身的成本也在上升,主要是征地拆遷補償成本的上升,對土地出讓的價格也有影響。與此同時,社會上的流動性比較充裕,一些企業資金比較多,在招拍掛的時候出價也比較高。這是地價水平總體上升,去年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是征管政策調整等因素的影響。為了加強土地出讓收入征管,2009年年底,國土資源部門和財政部門等規定,繳納土地出讓收入的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一年,首次繳納的比例不得低于50%。這使得2010年的土地出讓收益比往年有所增加。
五是切實加強對土地收入的管理。嚴格整頓這一領域的問題,以整紀糾風專項整治工作和土地礦權交易市場專項整頓,深入推進國土資源管理制度改革為主要內容,加大對土地出讓收入的審計和追繳力度,也強化了土地出讓收入的征收管理工作。
謝旭人表示,土地收入存在結構性的問題,一年全部的土地收入當中,幾乎有三分之二在東部的八九個省市,而中西部22個省份土地出讓收入大體上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左右。“從地區結構來看,也能夠反映土地出讓收入的增長與經濟發展水平、土地供求關系、市場發育程度密切相關,它也并不是由地方政府自己控制的,不是地方政府想賣多少錢就能賣多少錢。”
統一貨物與勞務稅收政策
謝旭人表示,根據“十二五”總體規劃,今年會在一些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推行增值稅改革試點,與此同時相應調減營業稅,從制度上逐步解決貨物與勞務稅收政策不統一的問題。
謝旭人舉例說,“在建筑安裝領域是征營業稅的,它的上游鋼廠、水泥廠是征增值稅的,中間出現了斷層,下一步要把增值稅擴大到生產性服務業領域,進一步促進服務業的發展。”
在財稅體制改革方面,謝旭人還表示,要進一步完善消費稅制度,將部分容易產生環境污染、大量消耗能源、資源的產品以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納入到消費稅的征收范圍。要進一步健全個人所得稅制度,今年要適當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費用扣除標準,合理調整稅率結構,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負,加強對高收入的調節。今年還會進一步推進資源稅的改革,擇時在全國進行推廣。
對于頗受關注的高鐵建設負債問題,謝旭人表示,中國高鐵建設中,注意在項目決策前,經過深入、認真的分析,充分考慮鐵路沿線人口總量、密度以及分布,還包括經濟發展的水平以及城鎮化的進度等等,來確認鐵路建設在經濟上的可行性。在項目財務的安排上,目前鐵路建設的資本金比例按照不低于投資的50%進行安排,并考慮未來現金流的平衡,保證項目的財務可持續性。目前我國鐵路債務水平整體上是安全、合理、可控的,低于許多國外鐵路公司的水平。中國城鎮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持續平穩較快的經濟形勢也決定了高鐵建設能夠通過市場經營來實現可持續的良性發展。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