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境外投資將大幅放寬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3月1日舉行的2011跨國公司中國論壇間隙,國家發改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司長孔令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發改委已經開始與商務部醞釀中國企業境外投資促進法,目前正在起草階段。孔令…
在3月1日舉行的2011跨國公司中國論壇間隙,國家發改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司長孔令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發改委已經開始與商務部醞釀中國企業境外投資促進法,目前正在起草階段。孔令龍在當天論壇的演講中稱,發改委將大幅放寬對中國企業境外投資的限制。
孔令龍表示,目前在“引進來”方面,中國有《外商投資企業法》,但是在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方面至今沒有一個國家層面的比較完整的法律“希望今后有一個比較成熟的法律,這樣國內的企業也有所遵循。”
建立國家層面的法律,以規范和鼓勵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正是業界多年的期盼。
據悉,雖然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先后出臺過一系列規定,如商務部頒布實施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境內機構境外直接投資的外匯管理規定》等,在為企業營造良好對外投資環境和便利化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與我國企業“走出去”發展趨勢和緊迫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效力層級不高,且現有部門規章在監管上較重,在保護和促進方面不夠。
業內人士分析,一個很有可能的路徑就是,先制訂國家層面的促進中國企業境外投資的條例,然后再過渡到立法層面。
全國工商聯今年“兩會”將提交的《關于制訂有關條例和完善保護協定促進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建議案》中就建議,盡快制訂國務院《海外投資促進條例》,對現有部門規章進行清理整合。對境外投資的定義、審批程序、人員出入境、資金融通、勞動力來源、利潤分配及利潤再投資、稅收政策等作明確規定。經過幾年的實踐后,再啟動《海外投資促進法》的立法程序。
此前,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李明光處長曾對媒體透露,醞釀已久的《境外投資條例》已經形成了建議稿。據李明光介紹,該條例和配套管理辦法包括大幅度下放境外投資審批權限,為我國企業境外投資創造有利的法律環境和條件。
“十二五”期間,中國政府將繼續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孔令龍在1日的論壇上表示,發改委將大幅放寬對中國企業境外投資的限制,從本月起,資源類境外投資重大項目需要審批的金額起點從3000萬美元提升到3億美元,非資源類境外投資重大項目需要審批的金額起點從1000萬美元提升到1億美元,央企境外投資直接適用備案制,不需要經過審批。
孔令龍說,除了大幅放寬審批限制,為企業提供投資便利性之外,還考慮為企業建立解決問題的平臺,比如說建立海關、商檢、商貿等各部門之間的溝通機制,還有上述這些部門對應國外相關部門的溝通機制。此外,在“十二五”期間,還要創造各種政策解決諸如中介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發展企業的行業協會和自律組織。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也曾表示“十二五”期間,商務部將更加重視“走出去”,統籌推進企業對外開展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加工制造、農業等領域的投資合作。培育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使其成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和重要依托。
商務部數據顯示,2002年至2010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速達52%。“十一五”期間,中國企業境外投資增長35%,增速是“十五”時期的四倍。2010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12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590億美元,同比增長36.3%。截至2010年底,中國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2588億美元。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