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減稅妥協能換來什么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美國總統奧巴馬12月17日簽署的減稅延期法案中,備受關注的焦點是,前總統布什執政時期的減稅法案得以延期兩年,這意味著,未來兩年,美國全民減稅的格局仍將牢不可破。 布什政府曾在2001年…
在美國總統奧巴馬12月17日簽署的減稅延期法案中,備受關注的焦點是,前總統布什執政時期的減稅法案得以延期兩年,這意味著,未來兩年,美國全民減稅的格局仍將牢不可破。
布什政府曾在2001年6月、2003年5月、2008年2月三次簽署減稅法案,尤以2001年的減稅法案規模最大,根據當時的條文,美國全體納稅人在2001年之2010年間,有望少繳1.3萬億美元稅款。無疑,“9·11”事件以及次貸危機對出臺這三次減稅法案起了決定性作用。前兩次減稅法案具有相當程度的積極意義,受益于個人所得稅、遺產稅、資本利得稅等稅種的大幅削減,美國得以迅速化解“9·11”對實體經濟造成的沖擊,重新踏入一波繁榮周期。至于第三次減稅法案,效果卻備受爭議,目前全美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以及堪稱龜速的美國經濟增長率足以說明其中的問題。
根據減稅延期法案,未來兩年,年均收入約5萬美元的美國家庭,每年可繼續享有逾2140美元的稅收減免;年均收入約31萬美元的美國家庭,每年可繼續享有逾9300美元的減稅減免。夫妻年收入在11萬美元以下的美國家庭、年收入在7.5萬美元以下的單親美國家庭,均可繼續享有每名兒童每年1000美元的稅收減免。此外,減稅延期法案將薪資稅率由目前6.2降至4.2%,減稅期暫定為一年。以此計算,年收入約4萬美元的美國人,2011年可額外領取近800美元工資;年收入約10萬美元的美國人,2011年可額外領取近2000美元的工資。
至于遺產稅,奧巴馬最初的設想的合理免征額定為100萬美元,稅率設為55%,實際結果卻出人意料。新遺產稅征收方案將免征額定為500萬美元,稅率設為35%,對于美國富人群體,這不亞于天降“福音”。新方案是否會因刺激富人群體向后代轉移更多資產而削弱美國業已成熟的慈善體系,疑問揮之不去。
在2008年總統選戰中不止一次承諾將不再延長富人稅收減免的奧巴馬,這回改弦易轍,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無奈。民主黨國會中期選舉失利后,美國國內政治氛圍迅速陷于僵持。盡管共和黨以較大優勢奪取了眾議院控制權,但無法憑借一黨之力完全推動或阻止重要提案在國會通過;而執政的民主黨雖然喪失了眾議院控制權,但仍以微弱優勢掌握著參議院的話語權,依然具備在關鍵時刻與共和黨“貼身肉搏”的底氣,只是這種底氣較奧巴馬最初上任時已相差甚遠。
從權力制衡角度出發,兩黨目前的僵持狀態對美國國內的“民主”是有利的,但對急于推動中產階級及以下收入家庭減稅提案的奧巴馬總統來說,國會無止境的內耗卻預示著最終出臺的減稅法案可能面目全非。有鑒于此,奧巴馬不得不與共和黨妥協,以此贏得共和黨對其余減稅條文尤其是延長長期失業者救濟金條文的支持。據統計,全美目前約有850萬長期失業者,每名失業者每周領取302美元救濟金。未來13個月,延長長期失業者救濟金預計將增加美國政府565億美元財政負擔。
短期來看,減稅延期法案,有望使奧巴馬政府在政治、經濟領域獲得一定回報。據蓋洛普事后公布的民調結果,約三分之二的美國人支持全民減稅;同樣約三分之二的美國人支持延長針對長期失業者的救濟法案。當然,絕大多數美國人并不支持為富人減稅也在意料之中。只不過,后者短期導致的政治失分與前者收獲的政治加分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在經濟領域,具有妥協色彩的減稅法案有望對美國實體經濟的復蘇產生正面影響。一些經濟學家預計,降低薪資稅率將至少為美國2011年GDP增長率貢獻0.7個百分點。而在就業層面,全美企業基本投資免稅的措施或能推動就業市場復蘇,短期內,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格局有望發生明顯變化。
但是,從來就沒有免費午餐,奧巴馬政府付出的約8580億美元減稅代價需要美國全體納稅人埋單。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對2011財年以及2012財年財政赤字的最新估計,即便布什減稅法案不再延期,2011財年赤字也將達1.1萬億美元,2012財年達6650億美元。再加上原有存量債務,至2012年底,美國國家債務總額占GDP比重或將超過68%,這一數字遠遠高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
另據評級機構穆迪12月13日發布的評測報告,奧巴馬政府的減稅法案勢必對其財政狀況造成很大負面影響,這一負面影響很難被減稅對經濟增長的積極影響完全抵消。據穆迪預測,至2012年底,美國國家債務總額占GDP的比重將超出72%,這一數字顯然要大于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估測結果,蘊含著一定的償債甚至政治風險。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美國二戰后“嬰兒潮”一代加速步入退休年齡段,龐大財政赤字前景下的全美醫療保障支出很可能更加捉襟見肘。倘若減稅需以削減醫療保障支出為代價,那么,奧巴馬連任的前景怕不容樂觀。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