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央票驟停 準備金率或成回籠主力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復出8個月的三年央行票據再度“入庫”,或宣告央行將起用更強有力的資金回籠工具。 按照慣例,周四公開市場將發行三月和三年兩期央票,但周三的公告顯示,周四央行僅發行一期三月央票。三年央…
復出8個月的三年央行票據再度“入庫”,或宣告央行將起用更強有力的資金回籠工具。
按照慣例,周四公開市場將發行三月和三年兩期央票,但周三的公告顯示,周四央行僅發行一期三月央票。三年央票又被暫停發行了,這已是三年央票第三次退出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箱。
今年4月初,為加大對銀行體系的資金鎖定力度,央行在公開市場恢復發行三年央行票據,累計凍結資金規模達到了1.03萬億。但自央行在10月份加息后,三年央票的一、二級市場利率倒掛幅度越來越大,令機構對其興趣漸漸消退,導致發行量迅速下滑,最近一期發行規模甚至降至10億元,失去了對資金回籠的功效。
三年央票的暫停發行并不意外
然而,作為可以與準備金率相替代的深度對沖工具,三年央票的暫時離去意味著央行在現階段無意通過主動上調利率的方式增加央行票據的回籠功能,那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央行將選擇何種主要回籠工具替代,是準備金率的調整還是一種創新的回籠工具?如果是新工具,又是什么?會對市場產生什么影響?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也在周三,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宣布將11月份經濟數據的發布時間定在11日(本周六)。這兩個消息的疊加引發了市場對于央行可能于本周五推出調控政策的揣測。
這種擔憂在周三的銀行間市場上有了直接反應。當天下午,現券市場拋壓不斷。三年央票二級市場收益率水平震蕩上漲了7個基點,至3.72%,比最近一期三年央票發行利率高出72個基點。
相對而言,資金市場所受沖擊有限
由于本周公開市場恪守地量操作,根據已公開的數據,央行回籠資金規模在110億元,而本周公開市場到期量則為750億元,因此央行將在本周繼續向市場凈投放流動性。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