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4個月之后,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再次下調。9月5日,央行宣布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由現行的8%下調至6%。今年5月15日,央行剛下調金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作為市場化調節(jié)匯率的手段之一,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有助于對沖人民幣貶值預期。今年5月份央行動用這一工具之后,離岸人民幣匯率很快從6.83左右回落至6.61一線,并在8月份之前一直維持在6.7附近。9月5日晚間消息傳開后,離岸人民幣匯率一度也從6.9544回落至6.93,此后穩(wěn)定在6.94上下。
當前人民幣匯率面臨壓力,以至于央行再次動用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工具,其直接原因是美元指數破位上行。背后邏輯則是,美聯儲決心用降低總需求的代價來抑制通脹。而種種跡象顯示,歐洲央行也有可能步美聯儲后塵。這意味著,在未來比較長一段時間里全球總需求將呈現回落,這對中國而言意味著外需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對應到匯率上,就是階段性的貶值壓力卷土重來。
今年5月份的經驗顯示,這種由外而內的貶值壓力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有一攬子措施有效穩(wěn)住內需。今年5月份,除了美元指數因4月份美聯儲的鷹派姿態(tài)而加速上行對人民幣形成壓力外,疫情的擾動導致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存在的擔憂其實更為關鍵。但后續(xù)我們看到,5月份央行允許房貸利率下限突破LPR,且五年期以上LPR報價超預期單獨下調15個基點后,人民幣貶值預期很快消散,顯示市場對內需穩(wěn)定有了相對較強的預期。
在最近的這一輪貶值壓力下,我們也看到有關部門在及時出手穩(wěn)住內需。8月22日,LPR報價再度下調,不僅五年期利率如期下行15個基點,一年期利率也下行了5個基點。但筆者認為,目前的這種力度恐怕還不夠,因為這一次的LPR調降更多是對市場利率中樞下行的確認。從穩(wěn)定內需和拉動經濟增長的需要來看,未來無論是MLF還是LPR利率均仍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同時,財政政策上也仍有進一步發(fā)力的空間。
筆者認為,隨著8月末LPR降息以及其他穩(wěn)內需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同樣會如5月份那樣有效緩釋。當前來看,無論是貿易條件還是經濟整體的基本面,人民幣持續(xù)單邊貶值的空間都并不大。從央行的工具箱來看,不僅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仍有空間,其他手段如有需要也可作為備選。同時,當前在內外因素作用下的人民幣階段性貶值,客觀上還有利于下半年出口競爭優(yōu)勢,從而發(fā)揮拉動經濟的作用。至于一些市場人士仍然將“7”的整數點位視為關口去看待,這種心理就更沒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