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讓貨幣政策更精準發力
來源:經濟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4年必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一方面,經濟增長仍然面臨下行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調結構、促改革、控風險的同時,還需要穩增長,貨幣政策不宜…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4年必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一方面,經濟增長仍然面臨下行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調結構、促改革、控風險的同時,還需要穩增長,貨幣政策不宜收緊;另一方面,明年國際環境可能有所改善,中國增長的內生動力比較平穩,加上改革帶來的積極效應,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可能性比較大,不可能出現大幅下滑,同時明年物價繼續上行的可能性較大,貨幣政策不宜大幅寬松,應保持穩健。
明年流動性有必要保持合理適度。今年6月份,流動性異常緊張,下半年流動性總體偏緊,這種狀況對實體經濟不利。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包括經濟結構上存在失衡、平臺融資需求過高、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發展過快導致資金分流、存款準備金率持續處于高位、金融機構對于流動性的管理日趨謹慎,保持了較高的備付率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將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但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也會給存款和貸款利率帶來上升的壓力。
除此之外,明年我們還要考慮到一個變量——外匯占款。如果外匯占款比較充裕并高于今年,央行又不做完全的對沖,市場流動性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如果外匯占款不多,市場資金利率可能繼續上行,對實體經濟的壓力將大于今年,這將不利于制造業和新興產業等的發展,需要加以關注。
總的來看,貨幣政策精準發力需要對市場的變化有前瞻性把握和綜合性研判。明年貨幣政策要精準,更要配合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在流動性偏緊的階段,貨幣政策要進行靈活、有針對的調節,使得流動性保持在合理的狀態,避免資金利率大起大落。央行現有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比如回購、逆回購、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常設借貸便利(SLF)等都是較為有效的短期調節工具;長期來看,必要時還可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但是面對貨幣存量較大、房地產局部泡沫以及影子銀行、地方債務等問題,貨幣政策又不宜明顯放松。
從金融風險的角度看,明年并不會出現大規模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但我們仍要關注局部的風險,尤其是出口行業、小微企業、產能過剩企業,如鋼貿、光伏、造船、航運等,明年這些“點”上的風險可能會進一步暴露,這對江浙地區的銀行,特別是一些小型金融機構的壓力比較大,其風險可能會上升,但大中型銀行風險依然可控。
從長遠來看,控制增量比化解存量更重要。如果將來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持續大幅擴張,風險就會迅速上升;如果當前我們能夠控制其增速,當經濟總量增大后,這些問題自然可以化解。同時,眼下還要從制度上著手,確保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賈康:保持政策定力營造有利環境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