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占款呈爆發式增長 央行或將出手“圍剿”熱錢
來源: 證券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0月末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由9月末的1263.62億元驟增至4416.02億元,大大超出了市場預期。”一家國有商業銀行(行情專區)的交易員認為,熱錢的加速流入證實了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執行層面偏緊偏嚴…
“10月末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由9月末的1263.62億元驟增至4416.02億元,大大超出了市場預期!币患覈猩虡I銀行(行情專區)的交易員認為,熱錢的加速流入證實了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執行層面偏緊偏嚴的取向是有現實基礎的。
央行官方網站日前更新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10月末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為279595.96億元,較9月末的275179.54億元增加了4416.02億元。
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一般被視作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的一個主要渠道,如果增加,則是向市場注入了流動性,如果減少,則說明流動性有所減少。
該表還顯示,9月末財政性存款為45248.9億元,較9月末的38965.12億元增加了6283.78億元。
財政性存款的增減主要受財政收入和支出影響,如果增加,銀行體系就會有相同規模的流動性流出,如果減少,則將增加商業銀行的流動性。
將10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和財政性存款的增加額進行沖抵后發現,當月流動性實際流出了1867.76億元。央行公布的10月份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當月央行通過公開市場實現資金凈回籠897億元。這也就是說,10月份共有2764.76億元的流動性被從市場上抽走。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10月份流動性的這種狀況直接推升了銀行市場間的資金價格。10月份,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為3.83%,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高0.36個和0.96個百分點;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為3.86%,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高0.37個和1.04個百分點。
上述國有商業銀行交易員判斷,在市場再度憂慮美聯儲退出QE之前,外匯都將呈現凈流入狀態。今年最后兩個月的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或許仍會出乎市場預料,在這種預期下,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執行層面將偏緊偏嚴。
央行新聞發言人9月份曾做出判斷,下階段銀行體系流動性仍會繼續處于合理適度的水平。其做出這個判斷的基礎是出口形勢有所改善、貿易順差持續高位增長、美聯儲延遲退出QE。受這些因素影響,外匯流入明顯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增長有所加快。
央行對于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判斷非常準確。業界專家認為,上周央行將到期的3年期央票首度全額續作,當周資金凈回籠增至150億元,且7天期逆回購利率高位持穩,顯示央行控制流動性總閥門同時,也意在推升資金價格中樞,促進機構調整資產結構,降低杠桿。如果整體金融市場環境能相對穩定,不排除逆回購后續會逐漸淡出視野。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宋國青此前也稱,宏觀調控政策正在轉變為更加中性或中性略緊。
“雖然經過今年以來的治理整頓后,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更加真實的反映了外貿增減情況,但其中夾雜的熱錢仍難以根本肅清。”上述國有商業銀行交易員稱,受人民幣持續升值等因素影響,國內市場對熱錢的吸引力現在是空前高漲,央行出于維護市場秩序和防范通脹壓力的考慮,未來將會把政策施力重點放在對熱錢的“圍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