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官員:去年外儲增長主因是貿易順差和FDI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12日表示,去年外匯儲備比上一年增加了4481億美元,主要源于進出口順差以及外商直接投資(FDI)。 他是在昨日舉辦的“2011中國投資年會”上作上述表示的。央…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12日表示,去年外匯儲備比上一年增加了4481億美元,主要源于進出口順差以及外商直接投資(FDI)。
他是在昨日舉辦的“2011中國投資年會”上作上述表示的。央行數(shù)據顯示,截至去年年末,我國外匯儲備28473億美元,較上年增加了4481億美元。管濤分析,4481億美元基本上跟我國的外貿進出口活動、對外投融資活動是相符的,數(shù)據來源渠道也是可以解釋的。
管濤詳細解釋,去年全年的外貿進出口順差是1800億美元,去年前11個月的FDI是971億美元,直接投資資金流入是500億美元。我國還有很多企業(yè)、銀行到海外上市募集資金,按照證監(jiān)會公布的數(shù)據,前11個月是179億美元,大概全年是200億美元。
還有一塊就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在去年6月份擴大試點以后,結算量出現(xiàn)了非常迅速的增長。他指出,用人民幣對外支付,雖然不是外匯形式,但是可以減少我們的用匯,變相地增加了我們的對外人民幣負債,從國際收入統(tǒng)計上應該屬于資本流入。此外,全年的外匯儲備的收益和資產變動有1000億美元左右。上述的幾個數(shù)加起來是4600億美元,和外匯儲備增加量基本是相符的。
對于今年的外匯形勢,管濤認為,今年仍然是順差格局,而且還會延續(xù)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大幅動蕩的態(tài)勢。首先是結構性的貿易順差問題短期內不會解決;其次,由于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同時存在利率逆差等因素,有利于吸引國際資本流入。
針對中國可能面對的大量資本的流入,管濤建議,首先要引導市場主體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其次要穩(wěn)步推進人民幣外匯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再者按均衡管理思路健全監(jiān)測預警體系;另外還需穩(wěn)妥有序推進資本輸出渠道多元化,提高外匯管理政策和數(shù)據的透明度、加快建立境內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等。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