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未來十年中國或是最具增長機會的市場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當你放眼全球,思考哪里會有發展機會時,中國很可能是我們未來十年中最具增長機會的市場。”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CEO)蓋戈睿(GregGuyett)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專訪…
“當你放眼全球,思考哪里會有發展機會時,中國很可能是我們未來十年中最具增長機會的市場。”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CEO)蓋戈睿(Greg Guyett)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
這是蓋戈睿履新后首次接受中國媒體采訪。蓋戈睿自今年初開始擔任摩根大通大中華區CEO,負責摩根大通在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地區的業務。在此之前,2009年12月至2012年底,蓋戈睿曾擔任摩根大通環球企業銀行CEO。他在摩根大通任職長達28年,先后在美國、日本、英國等多個部門負責過不同業務。
在他看來,中國市場這塊蛋糕會越來越大,即便未來上海自貿區以及其他改革措施構成很大吸引力,香港仍然擁有更多機遇。
第一財經日報:你自今年年初起開始擔任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而今年對于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來說似乎較為坎坷。你怎么看待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長?
蓋戈睿:盡管世界面臨諸多挑戰,中國的基本面環境仍然積極。首先,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速仍高達7%~8%,與過去相比看起來似乎面臨困難,但這一增速仍然領先全球。其次,隨著政府以不同方式進行試點,金融服務業在不斷發展——上海自貿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引起了外界強烈的興趣和熱情。當你放眼全球,思考哪里會有發展機會時,中國很可能是我們未來十年中最具增長機會的市場。
日報:你是否認為,上海自貿區的建立或多或少會挑戰香港的地位?
蓋戈睿:中國各個市場將會蓬勃發展。上海自貿區,在很多方面正是圍繞著一點進行的試點。想要推測今后香港和自貿區將路向何方,以及未來的舉措,難免有些困難。但非常清楚的一點是,中國市場這塊蛋糕會越來越大,即便未來上海自貿區以及其他改革措施構成很大吸引力,香港仍然擁有更多機遇。我們對于上海自貿區將為客戶和顧客帶來的好處及其為中國政府未來改革所提供的經驗都感到樂觀。
日報:危機之后,有觀點認為銀行業很大程度上巔峰不再。你對此怎么看待?
蓋戈睿:誠然,有不少時期因為種種原因,金融服務行業發展的速度比經濟增長迅猛許多,但也有很多時候,金融服務行業增長緩慢,甚至下降。但長遠來看,個人、企業客戶、銀行、政府都離不開一個健康有活力的金融服務行業。所以在危機之后,很自然會有新的法規和制度,銀行業的架構也會有所變化。但最根本的趨勢——更加全球化、更多貿易、中國消費者擁有更多財富,所有這些都與一個健康有活力的金融服務行業息息相關。因而,即便會有一些變化,這仍將是一個令人振奮的行業。
日報:那你目前最擔心的是什么?
蓋戈睿:有兩件事情最讓我擔憂,不分孰輕孰重。一方面,我認為在金融危機發生之時,以及之后繼續支持國際貿易上,各國政府表現得都不錯,并沒有看到貿易壁壘的提升。各國之間的貿易摩擦還將繼續,一些自由貿易協定進展緩慢。我所擔憂的是,我們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來防范貿易保護主義增加。第二件事情是,我們真誠希望各國政府能夠繼續懷有責任感地去應對金融危機后殘留的政府部門杠桿過度問題。很多國家都存在這一問題。這便是我希望政府同樣負責處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