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19項服務業開放措施年內落地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正式掛牌運行一個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總體方案》的要求下,各項試點任務和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開局。近日,自貿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披露,未來管委會將加大力度在金融監管、綜合…
正式掛牌運行一個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總體方案》的要求下,各項試點任務和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開局。近日,自貿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披露,未來管委會將加大力度在金融監管、綜合監管以及法制保障等方面的推進步伐。相關部門現已著手起草試驗區條例,爭取明年上半年出臺實施。金融方面,央行正在制訂自貿試驗區的金融政策細則,并將擇時對外發布。
此外,在落實服務業擴大開放方面,管委會將根據政策落地的操作流程和具體要求,爭取在年內推動23項措施中的19項措施實現項目落地。
新設企業貿易類占六成
自貿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自10月8日自貿區管委會正式辦理業務以來,截至10月29日,管委會共接待企業、個人咨詢和辦理業務36314人次,其中企業辦理業務(企業核名、新設、變更、證照領取)10878戶次,包括企業核名3172戶。
期間,共有234家企業在自貿區拿到證照,其中,外資企業21家,注冊資本5.25億美元。內資企業213家,注冊資本27.5億元。
在這些新設企業中,以貿易類和服務類為主,占比分別為60%和33%,以及部分金融和物流類企業。它們當中既包括世界五百強跨國公司,也不乏國內知名央企和民企。
而在金融領域,已有23家各類金融機構獲批入駐自貿區,包括中、農、工、建、交五大國有銀行以及浦發、招行、上行設立自貿試驗區分行,以及一批外資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交易平臺和基金公司。目前,有關方面正在重點推動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區內設立原油期貨交易平臺。
將嚴控增值稅專用發票
過去的一個月中,自貿區正積極踐行“擴大投資領域開放”要求,著力改革創新投資準入制度,打造“寬進嚴管”的營商環境。
自貿區管委會負責人昨日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稱,在負面清單以及備案制管理模式下,自貿區積極推進工商登記與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相銜接,試點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先照后證”登記制等“寬進”措施。
在談到監管時,自貿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將依法嚴格管控增值稅專用發票,加強開票限額過程管理。對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采取“市場集中管理,企業自行開票”的管控模式;同時將嚴格控制企業首次開票限額,今后隨應稅銷售收入的增加而逐步增加開票限額,做到“按實供票”。
金融政策細則將擇時發布
在投資管理制度落地實施、貿易監管制度試點起步的同時,自貿區管委會加大力度在金融監管、綜合監管以及法制保障等方面的推進步伐。
據自貿區管委會負責人披露,相關部門現已著手起草自貿試驗區條例,爭取明年上半年出臺實施。
金融政策方面,管委會相關人士透露,央行正在形成自貿區的金融政策細則,并將擇時對外發布。
而在服務業擴大開放方面,自貿區管委會將根據政策落地的操作流程和具體要求,爭取在年內推動23項措施中的19項措施實現項目落地。目前《總體方案》六大服務業開放領域的23條開放措施中,12項開放措施已經可以實施。7項開放措施(游戲游藝設備生產銷售、演出經紀、娛樂場所、教育培訓、職業技能培訓、醫療機構、增值電信)需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在暫停相關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文件后實施。其余4項開放措施(遠洋貨物運輸、國際船舶管理、有限牌照銀行、律師服務)需修訂相關行政法規或與國家有關部委進一步明確政策口徑后落實相關操作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