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做好為改革付出成本的準備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7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闡述對當前世界經濟的看法,強調亞太經合組織正在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應該加強宏觀經…
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7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闡述對當前世界經濟的看法,強調亞太經合組織正在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維護亞太經濟金融穩定,推動各成員深化經濟結構調整,推進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亞太地區繼續在世界經濟復蘇方面發揮引擎作用。
第一階段會議重點討論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亞太經合組織在加強多邊貿易體系方面的作用。與會領導人圍繞議題交換意見,共商世界經濟大計,共謀亞太合作未來。
東道主印度尼西亞總統蘇西洛主持會議。他致開場白后,請習近平首先發言。習近平隨即發表了《發揮亞太引領作用,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總體朝好的方向發展,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突出,實現世界經濟全面復蘇和健康成長仍然面臨嚴峻挑戰。亞太經合組織應該展示勇氣和決心,發揮引領和協調作用,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亞太地區繼續在世界經濟復蘇方面發揮引擎作用。
習近平就此提出3點建議。
第一,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攜手推動亞太共同發展。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經濟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應該爭取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放大正面聯動效應,防止和減少負面外溢效應。我們要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精神,不能互相踩腳,甚至互相抵消。主要儲備貨幣發行經濟體要實施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對有關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調整尤其需要慎重,不管是進入還是退出,都要考慮對本地區的影響,加強同其他經濟體的溝通和協調。
亞太經合組織也應該發揮同樣作用,推動形成亞太地區政策協調、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發展格局。
第二,客觀判斷形勢,沉著應對挑戰,全力維護亞太經濟金融穩定。我們要防范風險疊加造成亞太經濟金融大動蕩,以社會政策托底經濟政策,防止經濟金融風險演化為政治社會問題。同時要看到,亞太地區謀和平、求穩定、促發展的共同愿望沒有改變,在世界政治經濟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升趨勢沒有改變,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動力和潛力沒有改變。我們有理由對亞太發展前景保持信心。
第三,著眼長遠,推動各成員深化經濟結構調整,為亞太持久發展注入更大動力。在解決當前問題的同時,更要謀劃長遠。長遠發展的關鍵,在于改革創新。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進改革創新,釋放內需潛力、創新動力 、市場活力,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內生動力。改革之路從無坦途,無論發達成員還是發展中成員,都要做好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準備。
亞太各經濟體應該加快自身經濟結構調整,加深產業鏈和價值鏈融合,推動亞太地區在全球率先形成新的增長產業群。
關于亞太區域自由貿易安排和多邊貿易體系,習近平強調,一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方對任何有利于亞太區域融合的機制安排都持開放態度,有關安排要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彼此融合、互為補充。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應該秉持開放、包容、透明原則,體現靈活性,建立并盡早啟動自貿區信息交流機制。二要致力于開放式發展,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我們要秉持茂物目標精神,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不能“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發達成員要在擴大市場開放上作好表率。三要堅定信心,為多邊貿易體制注入新的活力。我們應該勇于擔當,發出強有力政治信號,推動多哈回合談判達成早期收獲并確定全面完成談判的具體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