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發展升級須專業化轉型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融資租賃企業正從初期求生存、求規模的粗放型發展時期,逐步轉向求效益、求特色的精細化管理。近日,在天津舉辦以“租賃公司專業化發展之路”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金融租賃年會上,多家融資…
中國融資租賃企業正從初期求生存、求規模的粗放型發展時期,逐步轉向求效益、求特色的精細化管理。
近日,在天津舉辦以“租賃公司專業化發展之路”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金融租賃年會上,多家融資租賃公司高管就促使行業走專業化發展道路的內外部因素,以及如何處理好專業化發展的核心問題展開討論。
亟待專業化轉型
在歷經三十多年的起伏變化,中國的融資租賃業已逐步進入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中國融資租賃全行業租賃資產合同余額約1.55萬億元。
經過近幾年超常規的擴張后,融資租賃公司開始普遍面臨了一些問題:資產擴張加速了資本消耗,資本約束成為制約行業規模擴張和競爭力提升的桎梏;租賃業務模式較簡單,多以融資租賃和回租業務為主,具備租賃本質屬性的經營性租賃業務開展卻并不成熟;融資租賃公司主營租賃業務同質化嚴重,集中扎堆飛機、船舶、工程機械等行業,進一步加劇同業競爭;法律、稅收、監管政策等外部環境亟須完善等。
因此,在中國融資租賃行業迅猛發展勢頭并未明顯減緩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公司的良性發展、保持增長勢頭并培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融資租賃業務的專業化等重要問題就逐漸突顯出來。
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副總裁陶梅稱,通過工銀租賃近幾年的發展,特別是航空業務發展的幾個階段來看,業務每一次質的飛躍都是伴隨著專業化的深入和進一步擴展。陶梅認為,業務發展的基礎是專業化,而不是簡單的規模復制。
招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總裁郭光稱,在業務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構建差異化的經營優勢、走專業化的道路,是一個重要的基礎和前提。
優化業務線
拓展行業領域和優化客戶結構是下一步融資租賃企業實現發展的重點。
當前,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的租賃設備大多集中在航空、航運、電力、鋼鐵、交通運輸等行業內大型設備上,客戶集中于大客戶。很多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拓展中,“租長、租大、租集中”的現象仍較為普遍,客戶仍偏重于大型企業。
這些現有行業領域與客戶結構不足以支撐行業持續穩定發展,需要根據國家產業規劃、信貸政策和租賃業務特點,進行客戶結構調整,漸次達到大、中、小型客戶結構合理的格局,以結構調整促進專業化、市場化經營能力的提高。
對此,光大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總裁潘明忠認為,在融資租賃業務拓展的過程中,專業化體現在對中心業務定位的堅持。
潘明忠談道,今后專業化道路應該如何走,面臨著內部、外部兩方面的問題。從內部來講,是對公司組織架構的調整。從外部來講,是從一個對行業的專業化發展成對模式的專業化。
“專業化經營不等于簡單經營,也不等于單一經營。專業化經營更多的是要創造一個專業的模式,一個能帶來更多業務機會的經營模式。這個模式對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會形成長期的優勢,同時又能掌控自己的風險。”西門子財務租賃有限公司總裁楊鋼表示。
“我認為在中國目前的環境下,融資租賃業務的專業化應該是相對的專業化,重點是選擇幾個行業同時精耕細作。”江蘇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先根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臺灣5月外銷訂單下降0.4%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