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出逃敲響警鐘 新興市場應早防控
來源: 證券時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端午節前后的一周,新興市場經歷了資金大撤離,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對于此次大規模的資金流出,市場擔憂美聯儲提前退出量化寬松(QE)的具體時間不確定,盡管資金出逃速度加快,但此舉或是短期行…
端午節前后的一周,新興市場經歷了資金大撤離,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對于此次大規模的資金流出,市場擔憂美聯儲提前退出量化寬松(QE)的具體時間不確定,盡管資金出逃速度加快,但此舉或是短期行為。
導致此輪新興市場股市下跌的導火索在于市場擔心美聯儲若開始退出QE,新興市場股市流動性將收緊;目前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增速放緩、大宗商品價格從高點回落,也令投資者保持謹慎。另一方面,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經濟增長和投資回報的預期過高,大幅低估了新興市場的風險。
早在5月初,熱錢就有離開新興市場的跡象,最近一兩周流出之勢愈演愈烈。在所有新興市場中,熱錢最為青睞的亞洲首當其沖遭受重創。過去一周全球股市表現排行榜上,亞洲新興市場跌幅居前。印尼、菲律賓、泰國、印度股市以及中國A股居于跌幅前列,印尼和菲律賓股市周跌幅超過7%。
據EPFRGlobal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截至6月12日的一周內,投資者從股票型基金撤資85億美元,亞洲區基金撤資達21億美元,創下2011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其中香港基金資金流出達5.97億美元。花旗研究報告指出,外國投資者凈拋售新興市場的亞洲基金,金額達到43億美元。
盡管熱錢流出新興市場呈現加速態勢,但資金流出規模相對于此前流入總量來說并不大;從短期來看,這種資金流出并不足懼。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波資金外流只是暫時性,屬于投資者獲利回吐;而且適度資金外流會緩解新興市場貨幣升值壓力。
但對于新興市場而言,這一次國際熱錢快速流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新興市場國家還須謹慎對待,未雨綢繆,及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