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消費力引全球關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3財富全球論壇6月6日在成都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當日下午與出席全球首席執行官委員會的企業家代表會見并座談。李克強說,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已進入中等收入階段,…
2013財富全球論壇6月6日在成都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當日下午與出席全球首席執行官委員會的企業家代表會見并座談。
李克強說,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已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如何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一個重要課題。他表示將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加注重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在世界市場持續低迷、經濟復蘇艱難曲折的背景下,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將帶來巨大需求,中國有潛力、有條件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李克強勉勵在座企業家抓住中國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在以往對華合作基礎上乘勢而上,擴大合作的廣度和深度,拓展合作共贏的新途徑,特別是加強科技研發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使跨國公司的經驗、技術、創意同中國的實際更好結合起來,在中國落地生根、發芽成長。
財富論壇主辦方的負責人蘇安迪認為,中國消費者的影響力正在顯現,他拿中國光棍節和美國情人節的網絡消費情況做了一個比較。“我想讓大家比較一下美國的情人節和中國的光棍節,也就是11月11日,在2010年,中國光棍節網絡銷售額為2億美元。兩年后,2012年的11月11日,中國的消費者在網上花費了40億美元。對比在美國的網絡購物節,銷售額只有15億美元。所以在中國最高的銷售額是40億美元,而美國最大的銷售額是15億美元,所以我們都能看出,中國正在改變。”
“中國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多城市中產階層,再過12年,這個數字將達到5億人”,蘇安迪說,“目前,中國正在用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使中國正在重新獲得平衡,中國正在努力解決全球經濟放緩的問題。”
這次論壇的主題是“中國的新未來”。主辦方認為,這個未來應該立足于消費增長,消費增長主要靠三大支柱來實現:第一,從制造型、出口發展型轉向服務型經濟。這種轉變會比制造業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帶來更多的GDP。中國的服務業現在只占GDP的43%,而美國占到了80%。另外,服務行業的優勢在于消耗資源少,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二,都市化、城鎮化。據麥肯錫調查,到2030年,中國的城市人口將達到10億。這將產生巨大的影響,會影響到中國的經濟,影響到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城市人口增加會產生更多的消費,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也是提高人均收入的重要途徑。我們知道,中國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投5030億美元,而美國只投入了3710億美元;第三,社會保障日趨完善。過去,中國投入在健康、醫療衛生等方面的資金少,儲蓄率很高,消費率很低。現在,消費能力必須要很好地釋放出來。
蘇安迪認為,中國有13億的消費者,全球的經濟與中國的經濟緊密相連。這也是財富全球論壇再次聚焦中國的原因。“我們來中國都因為一個原因,因為我們的未來和中國的未來緊緊相連,在這個論壇上我們將探索和討論中國經濟引擎的動力在哪里,以及中國的經濟趨勢及未來發展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