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弱復蘇誘發A股回調 流動性成后市關鍵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低于市場預期的4月份經濟數據陸續出爐,A股市場也再度陷于調整之中,滬深兩市股指昨日雙雙下跌逾1%,創業板則在千點關前遇阻回落,不過兩市成交并未放大,反而較上一交易日出現小幅減少,…
隨著低于市場預期的4月份經濟數據陸續出爐,A股市場也再度陷于調整之中,滬深兩市股指昨日雙雙下跌逾1%,創業板則在千點關前遇阻回落,不過兩市成交并未放大,反而較上一交易日出現小幅減少,使市場人士對于后市仍存希望。
對于股指昨日的大幅回調,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近期公布的4月宏觀經濟數據大都不理想,經濟復蘇力度較弱打擊了投資者信心,使得投資者觀望情緒抬頭。這兩天A股又正好處于熱點轉換期,前期熱炒的中小市值個股開始退潮,但大盤藍籌股卻沒能及時補位,市場熱點未能有效銜接使得股指出現回調也在情理之中。
湘財證券分析師朱禮旭等就認為,從前4月的經濟數據來看,前4月經濟運行呈現弱復蘇的特征,但這種弱復蘇呈現出生產和需求走向分化,即生產端景氣同比與環比有所改善,但需求端特別是投資需求增長有所放緩。生產與需求兩端呈現出的分化趨勢也顯示了當前經濟運行的弱勢特征。
相比于經濟和政策的相對穩定,流動性可能是影響未來市場走勢的主導因素。全球性的貨幣寬松環境對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政策對流動性的管理說明我國當前的流動性是比較寬松的,相信未來貨幣政策有一定的收緊,但鑒于經濟增長力度不強,收緊力度可能不會很大,即便是收緊,預計貨幣寬松也將維持一段時間。在國內房地產、信托、銀行理財等投資渠道受到限制的情況下,股市有可能成為突破口。相比較而言,中國藍籌股在全球屬于估值洼地,流入中國的熱錢可能買入藍籌股作為保值增值的手段。在流動性寬松的推動下,股市可能正在走出休整,如果后續宏觀經濟好于預期,則對股市可以樂觀些,如果宏觀經濟低迷,則適度謹慎。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關注流動性變量 配置相對均衡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