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跌反彈動力在增強
來源:上海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節后兩個交易日大盤先抑后揚,滬綜指40周均線(目前為2180點)失而復得,日K線形成了早晨之星。滬指年線、半年線、10日、20日、60日均線纏繞在2210點附近,表明大盤短期面臨突破方向的選擇,…
節后兩個交易日大盤先抑后揚,滬綜指40周均線(目前為2180點)失而復得,日K線形成了早晨之星。滬指年線、半年線、10日、20日、60日均線纏繞在2210點附近,表明大盤短期面臨突破方向的選擇,但均線系統空頭排列,繼續壓制著股指。從技術角度來看,A股弱勢企穩后有望展開超跌反彈。
基本面上,4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0.6%,較上月降0.3個百分點,表明經濟處于弱復蘇態勢。監管層也出臺了相應的托市政策,如股票型基金倉位下限擬從60%提高到80%,2000億元人民幣RQFII審批工作啟動在即,券商可自行設定融資融券業務門檻。此外,券商創新大會將于5月8日召開,也將給券商股帶來利好預期。由于目前多數股基的倉位都高于80%,不會導致大量資金增投股市,但將促使基金經理更加注重精選個股和板塊輪動。
“宏觀政策要穩住,微觀政策要放活,社會政策要托底”,中央政治局的表態表明宏觀政策刺激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仍很低,寬財政穩貨幣的總基調不變,但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的問題主要通過微觀放活等改革措施予以解決,擴內需、促消費等微調政策出臺可期。在經濟增速不是大問題的背景下,決策層對金融系統風險的高度關注,更預示未來貨幣大規模放松的可能性實際進一步降低。對內,決策層擔憂類似“潛在金融風險”這些黑天鵝事件的爆發;對外,則警惕日本無限量寬松貨幣的沖擊。如何抑制輸入性通脹,化解資產泡沫危機、維持人民幣幣值穩定、提高中國產品出口競爭力等,將成為決策層關注的重點,并將對金融和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在“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推轉型”政策組合背景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將更注重轉型升級,預計即將召開的城鎮化會議和券商創新大會將左右市場的短期情緒。
技術面上,滬綜指40周均線(目前為2180點)繼續成為多頭生命線,目前該線危在旦夕。1949低點-2444高點上漲共計10周,自2444點調整以來已經超過10周,調整時間已經非常充分。而月線級別已三連陰,根據以往慣例,月線三連陰之后超跌反彈將一觸即發。從波浪角度來看,5子浪下跌之后超跌反彈的可能性在增加,但會屬于相對偏弱一點的反彈行情。1949低點—2444高點的0.618回調位為2138點,這是多頭最后的防線,如果無法在2140-2180點區域組織超跌反彈而是繼續向下尋求支撐,那意味著中期主板行情徹底走壞。
目前主板市場弱,而中小板、創業板市場較強,表明市場結構性行情一直在延續,事件性和政策性驅動導致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繼續是投資重點,投資機會來自那些具有競爭力和護城河的公司,以及出現業績拐點的公司。穿越經濟復蘇力度的“新型城鎮化+科技創新+美麗中國”三大主題將受到資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