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轉型箭在弦上 無需過早布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周三A股先跌后漲,表現整體尚好。滬綜指因銀行股拖累收跌0.05%報2193.80點,深綜指收漲1.09%報919.87點。此外,中小板、創業板均出現明顯上漲。銀行股最近兩天連續殺跌,這顯然和市場對地方債…
周三A股先跌后漲,表現整體尚好。滬綜指因銀行股拖累收跌0.05%報2193.80點,深綜指收漲1.09%報919.87點。此外,中小板、創業板均出現明顯上漲。
銀行股最近兩天連續殺跌,這顯然和市場對地方債的憂慮上升相關。最近外資評級機構調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時,均提及地方債問題,這自然會對市場心態產生些不利影響。另據最新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受2008年刺激計劃影響,中國地方融資平臺加速發展,地方基建融資或成為財政風險潛在源頭。高盛公司也發表類似看法。
此外,我國管理層在監控銀行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方面的力度加強,這也加大了銀行股壓力。昨又有兩則報道對銀行股增添些壓力,一是中注協一名副會長表示,地方債“已經失控”;二是多部委對債市違規問題的調查明顯趨于密集。這些報道不一定直接涉及銀行,但并不妨礙人們聯想到銀行。再說如果想在A股中找規模足夠大的嫌疑個股做空,大概也只能找銀行股。
我國一季度GDP增速、出口增速、工業產值等與總量較大的信貸很不匹配,這或使原先一些指望破滅,使得管理層不得不正視此問題。筆者這里所說的“指望”就是原先“在發展中解決問題”之類的提法,即指望攤大經濟大餅來解決債務問題。很明顯,按一季度“高信貸投入、低實業產出”形勢,可能無法用未來的經濟增長及隨之而來的稅收增長來歸還債務。
凱恩斯主義者所熱衷的經濟刺激政策隱含的假定就是“政府以未來預期性財稅收入來支付當前的消費或投資開支”,然而,當上述“未來預期財稅收入”比原先想象的少得多時,至少那些不太堅定的凱恩斯主義者就有可能心虛并反思。
筆者相信管理層即使認可凱恩斯主義,也應當屬于不太堅定者。原因之一是其不顧經濟低迷不斷回籠貨幣;二是其不顧出口不濟任由人民幣升值,甚至不理會日元惡意貶值;三是不理睬所謂的“反腐會造成消費低迷”之類說辭。
管理層已明顯對地方融資情況緊張,所以投資者或許得調低對“城鎮化”題材的預期,因這無疑會使地方債進一步擴張。投資者假如還對城鎮化抱有預期,應加大對包括戶籍改革、機會公平等軟環境方面的預期,適當降低對大興土木方面的預期。
目前經濟形勢顯然已到了非轉型不可的時刻,相信管理層決非喊幾句口號或做做樣子。筆者認為如此大的轉型肯定不會立竿見影,肯定會有個艱苦奮斗的過程,然后才會有燦爛的明天。雖說股市會提前反映這種“燦爛”,但也不會過度提前,至少也要看到些積極的眉目。
基于這個思路,就股市策略來看,投資者應暫持觀望態度,等待未來更好的介入時機。普通投資者對未來一些積極變化雖可預期,但炒股畢竟還得落實到具體公司的業績上,所以過早預期無太大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