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總裁雷格林:歐元區需更專注于增長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當人們剛剛相信歐洲債務危機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塞浦路斯便再次拉響了危機警報。與此同時,除了結構性改革,在財政緊縮中喘不過氣來的歐元區經濟,也不得不更加關注能夠帶來增長的動力,因…
當人們剛剛相信歐洲債務危機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塞浦路斯便再次拉響了危機警報。與此同時,除了結構性改革,在財政緊縮中喘不過氣來的歐元區經濟,也不得不更加關注能夠帶來增長的動力,因為經濟衰退和失業率居高不下已成為他們的最大難題。
因此,當歐洲救助基金的“大管家”——歐洲穩定基金(ESM)總裁,同時也是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首席執行官的雷格林(KlausRegling),在今年的冬季達沃斯論壇期間更加強調降低失業率和促進增長時,我們并不感到意外。
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時,雷格林表示:“隨著我們逐步走出危機,需要花更多精力專注于降低失業率和促進增長。”
雷格林肯定了希臘、葡萄牙、愛爾蘭以及西班牙在整頓財政狀況上付出的努力,并預計這些國家的財政緊縮很可能在兩年左右完成。他認為,由于財政緊縮對歐元區經濟增長造成了負面影響,當財政整頓逐漸完成之后,歐元區經濟將很快回歸正軌。他預計歐元區明年就很可能看到經濟重新增長。
歐元區明年將重拾增長
第一財經日報:與去年相比,今年你應該感覺舒心多了?
雷格林:是的。比起去年,情況已經好轉多了。去年我是少數派,無論我怎么說,人們就是不相信我對歐元區發表的積極言論。現在,我甚至不用說什么,每個人都相信一切已經在往正確方向發展了。
日報:你認為造成轉機的最關鍵因素是什么?是歐洲央行的直接貨幣交易(OMT)計劃或是其他?
雷格林:很多媒體這么寫,但我認為只有部分正確。我對歐洲央行和OMT的作用很滿意。但我認為促成現在良好局面的另一個因素是各國自身的財政調整。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和愛爾蘭都已取得很大進步。從單位勞動力成本的競爭力來看,問題在2000年時就已出現,只是到2008年才爆發。這些國家與德國相比,競爭力不斷拉開差距,最高幾乎達到50%。但是自此以后,差距開始縮小,如今差距約為20%。這表明超過一半的差距已經被彌補了,這一趨勢必須繼續下去。這也是為什么財政赤字占GDP比率能夠逐漸縮小的原因。
日報:其中愛爾蘭做得最好嗎?
雷格林:愛爾蘭的確走在前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愛爾蘭已經在2011年實現了財政盈余,西班牙和葡萄牙還在爭取財政平衡。這些都是很大的進步。
日報:但是如果看看各國債務占GDP的比重,前景就不是那么樂觀了。
雷格林:與日本、美國和英國相比,歐元區的情況并不算最嚴重。在日本,債務占GDP比重達到了240%,歐元區和英美都在100%左右。今年歐元區的赤字占GDP比率會在2.5%以下,而且會繼續下降。而美國和日本的赤字是歐元區的三倍之多。較低的赤字是穩定債務比重的第一步,然后才能進一步降低。減赤對經濟增長是壞事,很快我們就能完成減赤工作,到時便可以重獲增長。
日報:歐元區究竟要到何時才會恢復增長?
雷格林:明年就很可能看到歐元區的經濟重新增長。財政緊縮已經對經濟增長造成了負面影響,在西班牙和希臘尤其嚴重,已經引發了經濟衰退。但這種調整很快就將完成,沒有必要再進行財政緊縮。之后我們很快就會回歸正軌,經濟將重獲增長。但在美國、英國和日本,他們才剛剛開始進行財政整頓,他們的經濟增長將會遇到麻煩。而歐洲已經經歷過了這一切,所以兩三年后我們的狀況會好得多。
日報:接受救助的四個國家都已經完成了財政緊縮的任務?
雷格林:不,但會在兩年左右完成。
日報:你覺得接下來哪些改革是最緊要的?
雷格林:我認為,隨著逐步走出危機,我們需要花更多精力專注于降低失業率和促進增長。在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政府資金不足,但隨著赤字降低,政府可以投入更多資金用于公共事業、學術研究和科技行業。這對于長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日報:你的態度似乎發生了微妙變化,去年你曾強調緊縮,今年則側重于增長。歐元區會采取什么措施來促進增長呢?目前似乎并未看到明顯效果。
雷格林:財政緊縮仍是必需的,而且會繼續下去。但從實施的情況來看,財政緊縮已經快要結束了。促進增長的措施需要時間才能發揮效用。我們仍處在嚴重金融危機的尾聲。但是,歐元毫無疑問將繼續存在下去,市場對此增強了信心。我們也看到,在德國,很多私人投資被推遲是因為投資者對歐元的未來抱有懷疑。但現在,情況變得明朗,不確定性已經消除,阻礙投資的原因不復存在。這對于歐元區經濟增長將有正面影響。消費者的疑慮也開始打消,重新開始消費,這也是積極因素。其次,我們正在強化歐元區銀行業,更健康的銀行業能夠提供更多貸款,為經濟正常運行提供信貸。
日報:但與美國相比,歐元區銀行業的去杠桿化還在進行,還未看到顯著進展。
雷格林:是的,一些銀行將繼續去杠桿化。但總體來說,如果銀行要變得更加健康,就必須去杠桿化。今天歐洲范圍內的銀行已經增加了超過2000億歐元的資本,其中核心資本金率都超過了9%。在此基礎上,銀行可以發放更多貸款。我們也對歐洲銀行注資了100億歐元,這將會產生超過600億歐元的額外貸款能力。公共部門和銀行今后可以發揮更大作用。當然,各國必須執行結構性改革,尤其是接受救助的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
日報:你對這些國家的結構性改革成果感到滿意嗎?
雷格林:我永遠不會完全滿意。但我們知道需要做些什么,而且取得了一些進步。在西班牙,包括在退休年齡等方面的結構性改革在以后都會發揮積極作用。
日報:這就是你對歐洲經濟增長持有樂觀態度的原因?
雷格林:我不會對經濟增長過于樂觀,因為目前歐洲的人口因素不利于歐洲發展。由于總人口縮減,經濟潛在增速不會太高,不會超過1.5%。不過現實就是這樣,這是穩定可持續的增速,從人均增長率的角度來看,與美國差不多。
希臘無需OSI
日報:對于危機國債務占GDP比重的預測,IMF和歐盟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你一定記得,IMF總裁拉加德和時任歐元集團主席容克曾為此發生公開的意見沖突。你更贊成哪一方的觀點?IMF和歐盟誰的計算更加精確?
雷格林:我相信歐盟的觀點更為準確。在短期,我們沒有其他選擇。因為赤字太巨大了,我們必須做出調整。好消息是我們取得了很大進步。
日報:IMF認為,如果有必要的話,公共債權人也需要和私人債權人一樣承擔希臘債務減記。你是否認同這個觀點?希臘經濟是否可以在無需公共債權人犧牲的基礎上恢復增長?
雷格林:到目前為止,公共債權人參與債務減記(OSI)并無必要,也并未擺上桌面。雖然我知道有些人正在討論這個話題,但歐元區內部的主要觀點是OSI并無必要。私人債權人去年已經被要求做出了重要貢獻,削減了1070億歐元,相當于希臘GDP的50%。這對希臘的幫助很大,削減了他們的債務負擔。過去出現過一些有類似問題的國家,私人債權人被要求減記的同時,公共債權人繼續提供資金。這就是希臘正在發生的情況,這已經在其他很多國家發生過了,私人部門減記,公共債權人提供救助金,所以希臘并不是特例。
日報:但IMF暗示,如果不進行OSI的話,希臘就無法在2020年實現將債務占GDP之比降到120%的目標。
雷格林:我們的觀點是,沒有人可以確定。通過結構性改革,經濟增長能夠加速。因為過去很多年希臘都沒有進行過結構性改革,因此經濟有追趕和加速的機會。預測未來是很難的,即使是對下一年的預測。但對于債務可持續性的預測要對未來10~15年作出預測,即使是每年0.5個百分點的增長差異,都會造成很大差別,因為存在累加效應。目前來看,我們相信希臘無需公共債權人債務減記,就能走出困境。
日報:你如何評估四個接受救助的歐元區國家如今的金融狀況?
雷格林:愛爾蘭是表現最好的,他們強有力地執行了所有的政策,但他們也是第一個獲得EFSF援助的國家。愛爾蘭的財政已經出現盈余,他們還成功地發行了5年期國債。不久前葡萄牙也成功發行了國債。僅接受銀行業救助的西班牙目前也在進行銀行體系的調整。葡萄牙暫時落后于愛爾蘭,但他們比愛爾蘭接受救助也晚了半年。希臘的情況最為困難。
日報:你認為歐元區是否應該給愛爾蘭一些獎勵,來激勵其他國家做得更好?
雷格林:我們已經給愛爾蘭很多資金了。愛爾蘭并不需要更多資金援助,因為他們已經可以重返市場進行融資了。他們以非常優惠的利率從ESM獲得資金,這個利率并不會降低,因為我們要收回資金成本,否則就要從成員國的財政預算中補貼這部分費用,這是成員國所不同意的。但低于2%的利率對他們而言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了,如果從市場融資,成本就會高出很多。
日報:你是否擔憂意大利和德國的政治變動?
雷格林:不,我不擔心。意大利今年2月的選舉和德國9月份的選舉都是正常的民主程序。盡管可能會出現意外,但我不認為會釀成大的風險。
對于德國,根據民意調查,默克爾領導的政黨可能會繼續獲勝。在歐元區政策上,德國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因為在大部分情況下,反對黨也支持現任政府的政策。所以我認為,無論選舉的結果如何,都不會對歐元區的政策產生重大風險。
下調ESM評級是個錯誤
日報:去年11月,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對法國主權信用評級由最高級Aaa下調一檔至Aa1,由于法國是第二大出資國,之后穆迪又相應下調了ESM和EFSF的信用評級。你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嗎?
雷格林:作為原本Aaa級的國家,法國遭到降級對EFSF的影響是自動觸發的,不過其實際影響為零。評級機構正在失去它們的影響力。而且,當時只有穆迪下調了法國和EFSF的評級,標普和惠譽都沒有下調。但今年標普也下調了法國評級,進而降低了ESM的評級,這令我很不滿意。下調EFSF評級我可以理解,但ESM不僅結構不同,而且擁有更充分的資本。我們擁有800億歐元資本,是所有國際機構中最為龐大的。他們將ESM和EFSF混為一談,這是錯誤的。他們也沒有公開解釋降級的原因,我對此很不滿意。
日報:中國在ESM和EFSF中的角色是怎么樣的?
雷格林:我對此不發表意見,但是中國是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擁有龐大的外匯。去年我也到過中國多次,我們不會忽略中國的作用。我向潛在的投資者介紹ESM和EFSF是如何運作的,吸引他們的興趣和投資。
日報:在中國,公共投資者和私人投資者哪一方對你們的興趣更大?
雷格林:公共投資者更感興趣。中國的私人投資者仍然受到對外投資的限制,不過目前中國正在放開管制,未來私人投資者將更容易投資國外市場。但這一切形式都相對比較新。
日報:ESM和EFSF未來會合并在一起嗎?
雷格林:不,我們不會將ESM和EFSF合并。我們研究過合并的可能性,但覺得同時保留二者更為容易操作,因為它們有不同的法律結構。所以EFSF會繼續為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提供貸款。按照計劃,EFSF將會向這三個國家提供1920億歐元。與此同時,ESM作為一個新的永久性救助機構,目前為止只有對西班牙銀行業的400億歐元救助項目,塞浦路斯可能也會加入。這就意味著我們還有4000億歐元資金儲備。如果將EFSF和ESM合二為一,我們需要獲得債券持有人的同意。在法律上,這是非常復雜和相當耗費時間的。所以我說,我們同時單獨運營EFSF和ESM,有兩個分開的資產負債表,但是同一批工作人員。
日報:EFSF未來將會如何?是否會成為歐元區財政部?
雷格林:這個暫時沒有定論,各種提議還懸而未決。例如,如果真的出現財政部的話,銀行清算基金可能會由ESM管理,但這些話題現在才剛萌芽,我們要討論很多年后才可能成形,因為這要求變更歐盟條約,需要各國憲法批準。
日報:ESM對西班牙銀行業注資的前提條件是歐洲央行要成為歐元區銀行的單一監管者。你認為歐洲央行是否應該監管所有歐元區銀行?
雷格林:歐元區銀行需要一個共同的監管者,這就是歐洲央行,其監管的對象是資產負債表超過300億歐元的大型銀行以及問題銀行。所以歐洲央行會決定需要監管哪些銀行。我贊成這種方法,因為如果要監管所有的6000多家銀行是很困難的。
日報:正在討論中的銀行清算基金和銀行存款保險機制之間是什么關系?
雷格林:兩者是互補的關系。銀行同時需要有銀行清算基金和存款保險。銀行存款保險提議已經在討論中,不過暫時還沒有統一的存款保險機制,因為歐盟每個國家都有強制存款保險機制,針對不超過10萬歐元的存款。每個國家存在不同的保險體制,以后可能會整合在一起,但不是現在。
日報:你是如何看待“貨幣戰爭”的,特別是日本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
雷格林:對于匯率我不做評論。但是和很多人的觀點一樣,我認為過度寬松的政策最終會削弱本國匯率,導致其他國家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