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性金融:新型城鎮化的金融著力點
來源:金融時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搞新型城鎮化建設,錢是核心問題。錢從哪里來?財政投入之外,金融當仁不讓。金融如何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這需要著力點。目前看,最符合實際的著力點,就是建立開發性金融。為什么是開發性金…
搞新型城鎮化建設,錢是核心問題。
錢從哪里來?財政投入之外,金融當仁不讓。
金融如何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這需要著力點。目前看,最符合實際的著力點,就是建立開發性金融。
為什么是開發性金融?
城鎮化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從規劃、到分批拆遷安置、到基礎設施建設、到各種配套設施完善……完成這個持續建設過程,時間周期長,投入大,產生綜合效益慢。這決定了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僅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更需要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低成本資金的持續支持。然而,目前除國開行和農發行兩家政策性銀行,可以為城鎮化建設提供中長期項目貸款外,作為上市銀行的商業銀行,迫于回報股東的盈利壓力,不僅貸款期限短,一般在2-3年之間,而且利息上浮,加大了城鎮化建設成本,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資金需求特點不相匹配。
即便兩家政策性銀行,因監管政策限制,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支持有時也愛莫能助。“有時我們明知幫一把,就可以讓一些項目渡過難關,迎來發展的春天,但政策限制讓我們不得不選擇放棄。”有政策性銀行一線人員表示,“監管政策不能脫離實際。”比如土地開發貸款只有兩年期,這不太符合實際;有些項目貸款的寬限期只有一年,地方政府根本無法及時組織償還資金。
開發性金融必須具備長期和微利的特點。這樣的貸款可以由國家開發銀行主導,或者讓國開行成為城鎮化建設的主力銀行,給予其一些優惠政策,讓其將優惠政策轉化為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所需的資金。當然,這并非讓國開行獨家經營開發性金融。事實上,但凡秉持開發性金融理念的商業銀行,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其所提供的具備“長期、微利”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都可以歸屬于開發性金融。有了這樣一個群體在開發性金融方面的合力支持,城鎮化推進就有了堅強的資金后盾。
開發性金融原理的一個核心就是以市場路徑實現政府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從當前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熱點難點主要集中在“兩基一支”(即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領域)及“兩基一支”領域內的中小企業、“三農”、公共衛生、再就業、環保等,在這些領域商業性金融一般很難進行有效的支持。而開發性金融的支持重點正在于此。實踐證明,在制度不健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開發性金融通過融資優勢與政府組織優勢相結合,構建融資平臺,共同推進信用建設和制度建設,可以幫助政府解決熱點問題,以市場路徑實現政府既定的城鎮化發展目標。
同時,開發性金融在支持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可以從培育融資平臺做起,通過批發的方式,把政府要做的事用市場的方式做起來,把政府的組織協調優勢轉化為企業的融資信用。由此政府充分發揮其組織、管理、導向作用,以行政手段來促進投融資體制和項目法人的建設,促進地區信用結構的建設,從而幫助企業融資。
當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最大“短板”,就是缺乏相關具體的配套政策。比如,新型城鎮化的金融支持,如何防止一哄而上;對于支持城鎮化建設的金融機構,政策應給予什么優惠;由于城鎮化貸款與工業貸款迥然不同,一些小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并不適合做基礎設施貸款,針對這一情況,如何在新型城鎮化的金融配套政策中,一方面通過設立必要的準入條件,限制小型銀行進入;另一方面,如何通過特殊金融產品設計,比如微利、長期等,讓一些小型商業銀行遠離城鎮化貸款……
開發性金融必將是中國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重要金融著力點,也必將是一次重大的金融突破和創新。不過,要將開發性金融理念從國開行引入大型商業銀行,解除城鎮化建設資金需求的后顧之憂,監管政策必須調整,優惠政策必須跟上,配套細則必須明確。否則,金融機構憑各自理解一哄而起,必將造成城鎮化信貸市場的混亂,影響金融支持的可持續性,最終影響新型城鎮化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