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用世貿規則維護企業利益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歐盟對華光伏產品雙反調查、美國《201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涉華出口管制、日本在世貿組織起訴中國無縫鋼管反傾銷措施,還有阿根廷、墨西哥、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近來也紛紛對華發起貿易救濟調…
歐盟對華光伏產品雙反調查、美國《201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涉華出口管制、日本在世貿組織起訴中國無縫鋼管反傾銷措施,還有阿根廷、墨西哥、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近來也紛紛對華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和措施。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共遭遇12個國家(地區)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22起,同比增長22.2%,涉案金額9.63億美元。
面對如此高發的貿易爭端,4月8日上午,商務部召開了“應對貿易摩擦”專題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中國政府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主張在世貿組織機制下,通過對話磋商妥善解決貿易爭端。中國政府將繼續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貿易(行情專區)秩序,并將充分運用世貿規則,堅決維護我國企業合法利益。同時,商務部將通過開展對話溝通、業界合作等多種途徑,力阻貿易摩擦向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蔓延。
貿易摩擦將常態化
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調查專員宋和平表示,隨著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排名上升到第二位,貿易摩擦的增多具有一定必然性,成因也較為復雜。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全球市場需求減弱,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增速下滑,內部矛盾凸顯,導致保護主義升溫,部分經濟體貿易政策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而我國在金融危機中一直處于穩定發展狀態,因而容易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目標國。
姚堅介紹,去年,中國遭遇21個國家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77起,涉案金額27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6%和369%。入世以來,中國共遭遇貿易救濟調查案件842起,涉案736億美元。另據統計,2009年到2012年之間,我國遭遇貿易經濟調查案件328起,涉及出口金額534億美元,呈現涉案金額攀升,多種緊急措施并用等特點。中國已成為遭受貿易經濟調查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宋和平表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將呈現常態化、負責化趨勢。對于這種趨勢,既要高度重視、積極應對,也要以平常心看待。應對貿易摩擦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宋和平說,從總體上看,有關國家的貿易保護措施主要分兩類:一是濫用貿易救濟措施,主要是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簡稱“兩反兩保”;二是使用傳統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如有的國家提高進口關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進口的措施、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還有的國家在刺激本國經濟方案中提出了優先購買本國產品的條款。
反對濫用貿易救濟措施
面對逐步惡化的外貿出口環境,姚堅強調,我國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主張在世貿組織機制下,通過對話磋商妥善解決貿易爭端。此外,中國政府將繼續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貿易秩序,并將充分運用世貿規則,維護我國企業合法利益。
在貿易摩擦案件中,一些重大案件涉及金額大、影響力廣泛。例如,去年,僅歐盟對華光伏雙反一案,涉案金額就高達204億美元,拉升了整體涉案金額。對此,宋和平指出,商務部運用法律抗辯、業界合作等多種措施,有效應對了美國輪胎特保案、歐盟數據卡等一大批影響范圍廣的重大案件,在應對歐盟冷軋不銹鋼板和鍍鋅板反傾銷案等多起案件中取得完勝,保護了出口市場份額。
針對貿易爭端中“輸多贏少”的質疑,宋和平表示,商務部一直在盡最大努力會同有關部門采取應對措施。中國機電商會副會長王貴清補充說,通過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努力,有些案件在立案前就已經得到解決,有些案件若遭遇不公平仲裁,政府與協會也會引導企業積極抗訴,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據悉,自光伏雙反案立案以來,機電商會帶領行業積極應對,目前該案兩項調查均處于初裁前階段,反傾銷和反補貼初裁將分別于6月7日前和8月9日前做出。
此外,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遭發展中國家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數量呈攀升趨勢。面對這種新局面,姚堅表示,商務部將努力維護與發展中國家穩定、可預期的貿易環境,通過開展對話溝通、業界合作等多種途徑,力阻貿易摩擦向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