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三年擬投1.41萬億加快基建
來源:鋼聯資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2013至2015年,廣東投入1.41萬億元用于加快推進全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粵東西北交通建設將成為重中之重。昨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在廣州召開全省加快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2013至2015年,廣東投入1.41萬億元用于加快推進全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粵東西北交通建設將成為重中之重。昨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在廣州召開全省加快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未來三年,廣東將投入8261億元用于全省大交通項目建設,這占總投資額的58.9%,并將投入5759億元分別用于省內城建(不含地鐵)、能源、水利、環保等四大項目建設。未來三年,交通項目、民生工程、粵東西北發展將成為廣東加快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的三大著力點。
粵東西北初建成快速交通體系
昨日會上,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表示,廣東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落后,已嚴重制約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變廣東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現狀,并進一步做大做強珠三角經濟,廣東亟須加快重要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這對于廣東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此胡春華提出,廣東交通體系的短板在粵東西北,全省交通存在的問題都與粵東西北有關,對此廣東決心經過3至5年的努力,初步建成覆蓋粵東西北的快速交通體系。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則表示,完善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推動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前提。對此廣東在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中,將重點主打交通基礎設施,尤其是粵東西北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省政府決定成立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協調聯席會議,并已經成立省高速公路建設總指揮部,建立現場辦公會議制度和情況通報制度。
對于廣東未來如何加快全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記者從會前印發的《加快推進全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方案(2013年-2015年)》(以下簡稱《方案》)中獲悉,“十二五”時期廣東全省將安排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07個,總投資約3.51萬億元,計劃完成投資約1.97萬億元,目前已經完成投資5640億元,為“十二五”時期計劃投資的28.6%。在“十二五”后三年,將加快推進以粵東西北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為重點的重要基礎設施八大工程、21大項共460個項目建設,總投資約2.95萬億元,后三年完成投資約1.41萬億元。
將“十三五”部分項目提前謀劃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在今年省兩會上作政府報告時表示,廣東未來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GDP(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左右。而經濟上如何完成“保八”任務,也成了廣東此番出臺《方案》的重要背景。
而廣東此次提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從去年以來也已初現端倪。記者注意到,就在去年5月份,省政府辦公廳就曾發布通知,將《珠三角規劃綱要》實現“四年大發展”工作方案中18個重大項目2012年的工作進度調整為“穩中求進”,并普遍要求加快建設進度。而此次則更為直接地提出了將加快重點在粵東西北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對于去年以來廣東對于重大項目的加快建設,在此前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廣州市社科院高級研究員、管理學博士彭澎就表示,跟2008年的“四萬億”投資拉動不同,廣東對于重大項目的加快推進,其不僅在于利用投資刺激經濟,同時也對項目進行了選擇而不是面面俱到,其重點則是直指基礎設施建設。
南都記者注意到,此次《方案》不僅結合了“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又本著適度超前、合理布局、協調發展的原則,將“十三五”時期擬安排的部分項目提前謀劃并開工建設。
如何提速
征地:將實施土地房屋征收包干
《方案》要求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要在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協議簽訂并明確征收范圍后6個月內完成控制性工程土地房屋征收相關工作,1年內完成全部土地房屋征收工作。
新開工的高速公路、鐵路項目土地房屋征收按屬地原則,由各地級以上市政府按照批復概算中的土地房屋征收費用,以總包干形式負責完成全部土地房屋征收、安置補償等工作。
環評:部分項目簡化環評手續
為加快審批工作進度,《方案》提出,將把省管權限內的基礎設施項目,同一級政府部門核發的選址意見書與用地規劃許可合并辦理;修建性詳細規劃審批事項不再單獨辦理,并入工程規劃許可事項辦理。已開展規劃環評區域內的項目簡化環評手續;已納入區域建設用海規劃的海洋工程建設項目,原需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簡化為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
專家意見
省政府參事、經濟學家陳鴻宇:
與江蘇比,廣東投資規模有一定增長空間
提到廣東未來三年擬完成投資1.41萬億元,省政府參事、經濟學家陳鴻宇表示,廣東的此番投資計劃的合理性在于,2013至2015年廣東平均每年擬完成投資4700多億元,這對于經濟發展已到一定周期、亟須尋找新一輪發展動力的廣東而言,保持適當的投資驅動屬必要。2012年廣東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比江蘇省少1.2399萬億元。而GDP比江蘇高出3000億元,這顯示廣東的投資規模仍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談到政府投資缺錢,打算繼續鼓勵、吸引民營資本參與投資,陳鴻宇表示,目前限制廣東民營資本發展的問題,主要仍在于被大型國企經營和壟斷的領域開放仍然不足,而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大多回報周期較長利潤偏薄,民企覺得無利可圖所以普遍不愿進入,“肥的(項目)都拿走了,瘦的誰去搞?這些問題都是很現實的。”
解讀
1.41萬億砸在哪里交通城市基建能源水利環保
《方案》明確,2013至2015年,廣東將加快推進以粵東西北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為重點的重要基礎設施八大工程、21大項共460個項目建設,總投資約2.95萬億元,其中2013至2015年完成投資約1.41萬億元。其中,續建202個項目,后三年投資8000億元;新開工258個項目,后三年投資6100億元;計劃建成投產294個項目。
未來三年將完成投資1.41萬億,這筆巨款又將花在哪里?根據《方案》,1.41萬億元將主要用于交通(含公路、鐵路、機場、港航、地鐵)、城市基建(不含地鐵)、能源、水利、環保等五大項目(具體投資額及比例詳見示意圖)。其中包括將新開工建設信宜(省界)至茂名高速公路,廣州至汕尾鐵路,建設廣州地鐵七號線一期,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一期工程,在汕頭、韶關續建、新建35個污水處理廠,在清遠陽山、河源和平等粵東西北地區建設34個垃圾處理項目等。
以高速公路為例,記者對比發現,相比去年9月份印發的《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二五”規劃》,此次印發的《方案》中對于高速公路的規劃,2015年的計劃通車里程已從去年的6500公里,提至6800公里;投資額方面,《規劃》中提出計劃總投資為5929億元,《方案》則增至7226億元。
未來三年1.41萬億元巨額投資,錢從哪兒來?南都記者從《方案》中獲悉,對此廣東擬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做好融資、促進民間投資等三方面籌措資金。其中在財政投入方面,廣東計劃將由各級財政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建設資本金,并將重點確保粵東西北地區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政府出資的資本金按建設時序及時足額到位。
省級層面,省財政廳將牽頭負責統籌省級資本金出資,其中從今年開始至2015年,廣東省級財政預算還將新增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高速公路、鐵路項目省級資本金出資,省級資本金缺口則由省財政廳牽頭協調以多種方式解決;市級資本金由各市落實。而國家批準的地方政府債券,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和鐵路等項目建設。
爭取各銀行支持貸款,和利用政府自身融資平臺,也是未來建設資金的重要來源。《方案》提出,除了將繼續爭取各大銀行的貸款外,還將繼續發揮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原有融資平臺作用,充分利用廣東南粵交通投資公司新的融資平臺,積極開展融資,并優先安排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
吸引民間投資,也是未來資金缺口的重要解決途徑。《方案》表示,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推出第三批面向民間投資招標重大項目,吸引具有投資實力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