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號文公布倒計時 廣州建設融資將“解密”
來源:鋼聯資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大胡子孟浩能否如愿在3月底剃胡子?這得取決于廣州市政府是否能如期公布39號文。廣州市市長陳建華曾在廣州兩會期間公開承諾,涉及政府解決建設融資問題的39號文將于3月底向全社會公開,現在距…
大胡子孟浩能否如愿在3月底剃胡子?這得取決于廣州市政府是否能如期公布39號文。
廣州市市長陳建華曾在廣州兩會期間公開承諾,涉及政府解決建設融資問題的39號文將于3月底向全社會公開,現在距離最后期限只剩下不到5天。廣州市政協委員孟浩曾說,政府一日不公布他就一日不剃須。
39號文的背后是2414億元的政府性債務,廣州市副市長陳如桂昨日在廣州市領導新聞發布會上稱,其中廣州市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是1786億元,這些債務完全不會影響廣州市政府的正常運行。
“出平臺”即將完成
39號文是政府解決建設融資的政府文件,涉及七大經濟板塊,包括交通投資集團公司、水務投資集團公司、地鐵集團公司、廣州發展(行情股吧買賣點)集團燃氣板塊、廣日集團有限公司垃圾處理板塊、城市建設投資集團公司,另外還有擬通過招投標“一次性打包出讓”亞運城經營權的第七家企業,這些公司都是在2009年一口氣成立起來的。
陳如桂介紹,廣州市的債務大體可以分成兩塊,一塊是公益性的負債,財政等有關部門都已經做好了還債的安排。“具體到什么時候要還,還多少,怎么還等問題都有很好的還債計劃,也一直在履行、落實。”
另一部分經營性的債務,則由城建投資、水務投資這兩個平臺通過企業的發展來還債。
陳建華此前表示,目前七個企業、平臺中,有六家已經順利按照文件,或做了調整,或本來要上市由于市場經濟形勢不好暫時不上市,有的則順利退出融資平臺。
對于最后一家未出平臺的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下稱“水投”),陳如桂昨日表示,水投近期也會出平臺。“出平臺”意味著政府對企業的債務做了全面的清理,對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還債安排等做了很好的安排,意味著企業此后將作為一般國資企業來進行管理。
本報記者了解到,退出平臺最基本的要求是資產負債率達到70%以下。陳建華此前稱政府努力籌集了100多億國有凈資產對水投集團進行注資。
目前水投債務已然減輕,“水投負債300個億,負債率才60%,重什么?”陳如桂昨天如此回應水投債務沉重的說法。
陳如桂說,這幾年來市政府,特別是亞運前后,通過銀行的貸款,通過城投、水投的平臺籌集資金,推動一些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大氣候環境,水環境的治理,全面提升城市環境。
“回頭來看,這些投入是必要的,這個決策也是正確的。如果沒有當時高強度的投入,就沒有今天環境優美的廣州;如果沒有當時抓住國家的寬松的政策,就很難有機會融資來加大一些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如果當時不是這樣去合理舉債,加快城市建設,再推進這些水治理工作,付出的代價要比現在要大很多倍。”
陳如桂說,將按照規定公開政府的債務狀況。一旦前述企業出了平臺就將按企業的規則去運作,會從國有資產管理角度進行監管。
公開招聘國企班子
陳如桂在昨天的發布會上還對廣州市目前的國企運營狀況做了介紹。
他表示,廣州市的市屬國企有大企業132家,小企業400多家,在132家企業里面全市的固定資產超過1.4萬億。其中,由國資委監管的有28家企業,這28家企業總資產5400多億左右,其中凈資產1220億左右。
過去一年,國資委監管的28家企業里面沒有企業虧損,去年這28家企業經營收入達到3820億元,稅收達445個億,其中利潤108個億,上交給政府的收益是26.5個億,相比上一年增長10%。
陳如桂透露,在廣州國資委監管的28家企業中,有22家企業已經上市,還有一家正在上市。
他談到目前廣州國企缺乏創新帶動能力等問題,表示廣州接下來將全面對全市的國有企業,對企業資產、凈資產、房地產(行情專區)等進行全面清理,通過清理和現在的評估做實國有資產,在這個基礎上加強對國有收益的考核、監管,明確發展目標,提高收入。
他透露,廣州下一步要建立健全現代企業治理結構,通過創新模式強化國有企業的班子建設,“很快我們就會出臺一些辦法,對一些領導崗位進行公開招聘。”
廣州市市長陳建華曾在廣州兩會期間公開承諾,涉及政府解決建設融資問題的39號文將于3月底向全社會公開,現在距離最后期限只剩下不到5天。廣州市政協委員孟浩曾說,政府一日不公布他就一日不剃須。
39號文的背后是2414億元的政府性債務,廣州市副市長陳如桂昨日在廣州市領導新聞發布會上稱,其中廣州市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是1786億元,這些債務完全不會影響廣州市政府的正常運行。
“出平臺”即將完成
39號文是政府解決建設融資的政府文件,涉及七大經濟板塊,包括交通投資集團公司、水務投資集團公司、地鐵集團公司、廣州發展(行情股吧買賣點)集團燃氣板塊、廣日集團有限公司垃圾處理板塊、城市建設投資集團公司,另外還有擬通過招投標“一次性打包出讓”亞運城經營權的第七家企業,這些公司都是在2009年一口氣成立起來的。
陳如桂介紹,廣州市的債務大體可以分成兩塊,一塊是公益性的負債,財政等有關部門都已經做好了還債的安排。“具體到什么時候要還,還多少,怎么還等問題都有很好的還債計劃,也一直在履行、落實。”
另一部分經營性的債務,則由城建投資、水務投資這兩個平臺通過企業的發展來還債。
陳建華此前表示,目前七個企業、平臺中,有六家已經順利按照文件,或做了調整,或本來要上市由于市場經濟形勢不好暫時不上市,有的則順利退出融資平臺。
對于最后一家未出平臺的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下稱“水投”),陳如桂昨日表示,水投近期也會出平臺。“出平臺”意味著政府對企業的債務做了全面的清理,對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還債安排等做了很好的安排,意味著企業此后將作為一般國資企業來進行管理。
本報記者了解到,退出平臺最基本的要求是資產負債率達到70%以下。陳建華此前稱政府努力籌集了100多億國有凈資產對水投集團進行注資。
目前水投債務已然減輕,“水投負債300個億,負債率才60%,重什么?”陳如桂昨天如此回應水投債務沉重的說法。
陳如桂說,這幾年來市政府,特別是亞運前后,通過銀行的貸款,通過城投、水投的平臺籌集資金,推動一些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大氣候環境,水環境的治理,全面提升城市環境。
“回頭來看,這些投入是必要的,這個決策也是正確的。如果沒有當時高強度的投入,就沒有今天環境優美的廣州;如果沒有當時抓住國家的寬松的政策,就很難有機會融資來加大一些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如果當時不是這樣去合理舉債,加快城市建設,再推進這些水治理工作,付出的代價要比現在要大很多倍。”
陳如桂說,將按照規定公開政府的債務狀況。一旦前述企業出了平臺就將按企業的規則去運作,會從國有資產管理角度進行監管。
公開招聘國企班子
陳如桂在昨天的發布會上還對廣州市目前的國企運營狀況做了介紹。
他表示,廣州市的市屬國企有大企業132家,小企業400多家,在132家企業里面全市的固定資產超過1.4萬億。其中,由國資委監管的有28家企業,這28家企業總資產5400多億左右,其中凈資產1220億左右。
過去一年,國資委監管的28家企業里面沒有企業虧損,去年這28家企業經營收入達到3820億元,稅收達445個億,其中利潤108個億,上交給政府的收益是26.5個億,相比上一年增長10%。
陳如桂透露,在廣州國資委監管的28家企業中,有22家企業已經上市,還有一家正在上市。
他談到目前廣州國企缺乏創新帶動能力等問題,表示廣州接下來將全面對全市的國有企業,對企業資產、凈資產、房地產(行情專區)等進行全面清理,通過清理和現在的評估做實國有資產,在這個基礎上加強對國有收益的考核、監管,明確發展目標,提高收入。
他透露,廣州下一步要建立健全現代企業治理結構,通過創新模式強化國有企業的班子建設,“很快我們就會出臺一些辦法,對一些領導崗位進行公開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