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今年CPI漲幅或達4%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經濟增速破八,創出2000年以來的年度GDP增速最低值,CPI漲幅為2.6%。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經濟增速“破八”,創出2000年以來的年度GDP增速最低值,CPI漲幅為2.6%。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昨日表示,預計2013年經濟增長與2012年大體持平,物價漲幅會略有提高,同時面臨一系列價格改革的壓力,預計今年CPI漲幅在4%左右。
CPI預測為價格改革留余地
余斌在昨天由中國經濟年鑒社主辦、國智傳媒承辦的2013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會上做出上述表示。
余斌分析認為,去年全球寬松貨幣政策推動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市場和學界普遍認為今年的經濟形勢要好于去年,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要高于去年,輸入型通脹壓力將會增加;其次,今年要推進價格改革,可能會引起部分價格上漲。“綜合考慮,預計今年CPI上漲3%左右,但考慮到價格改革因素,我們建議留下1個百分點,預計CPI上漲4%,為價格改革留有余地。”
針對上述預測,他認為,CPI上漲4%對消費的影響并不會太大。“4%的漲幅并非很高,此前國內也經歷過更高的漲幅。”
“面臨通脹的時候,要看到兩個方面,有些人可能覺得今天錢不花就貶值了,也可能就消費了,但另一方面也確實會讓消費者買到的東西變少,有兩方面的作用。”余斌說。
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消費增長達到12.1%。余斌認為,這是因為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持續回落,但就業狀況良好、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因此2013年消費的增長有可能和2012年基本持平,或略微提高。
國內對今年經濟增長過度樂觀
1月15日,世界銀行發布《2013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因素歸結為三個問題:第一,美國的債務上行。第二,歐債危機的影響。第三,中國投資增長的大幅下降。
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13年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概括為三個問題,其中前兩個與世行報告一致,第三大風險是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的硬著陸。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上周發布數據,預測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將保持在8%左右。世界銀行和中國社科院分別預測我國今年GDP增速為8.6%、8.2%。
余斌認為,由于中國經濟增速在2012年四季度較三季度有明顯增長趨勢,因此有觀點認為這種回升將延續到2013年,并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有過度樂觀的預期。
數據顯示,2002年至2011年中,中國經濟季度平均增長10.6%,高于改革開放的平均水平,目前經濟增長已經滑坡到8%以下,明顯偏離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
余斌分析說:“我國經濟處在重大轉型和調整階段,不可以再回到10%的高速增長軌道,7%~8%的增長是正常經濟增速。如果重回10%的增速可能會帶來通脹、資產泡沫等問題,是不可持續的。”
2012年數據顯示,剔除價格因素后,2012年消費的實際增長比2011年提高0.5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當前經濟增長的持續回落并非由消費下降引起。
余斌表示,中國經濟增長的持續下降是由于外需萎縮。另一方面,與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階段密切相關。“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名義增長和實際增長跟2011和2006年以來平均水平相比均出現較大幅度的滑坡,也就是說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下降的原因在相當程度上與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階段,尤其帶來房地產投資的下降有很大關系。”
他認為,今年中國經濟最大不穩定因素來自于歐洲尤其是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家的債務危機形勢。
宏觀政策需調整以穩投資增長
余斌認為,2013年中國經濟運行的突出特征,就是中國經濟正處在增長階段轉化和尋求全球新平衡的關鍵期。“現在看來出口的增長和投資的增長都面臨下降的壓力,對原有的增長動力已經逐步削弱了。”
余斌認為投入增長面臨下行的壓力,需要在宏觀政策上作出相應的調整,穩定2013年投資的增長。
他建議讓“營改增”覆蓋到制造業,大幅減輕制造業企業的稅收負擔。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的情況下,完善房地產調控政策,提高差異性,也有可能使房地產投資保持穩定。
余斌還指出,在基礎設施投資領域里,在地方政府投資能力下降的情況下,妥善劃分事權和財權,穩定地方財政來源,同時允許有條件的地方公開發行地方債券籌措資金,也可能使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長保持穩定。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經濟增速“破八”,創出2000年以來的年度GDP增速最低值,CPI漲幅為2.6%。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昨日表示,預計2013年經濟增長與2012年大體持平,物價漲幅會略有提高,同時面臨一系列價格改革的壓力,預計今年CPI漲幅在4%左右。
CPI預測為價格改革留余地
余斌在昨天由中國經濟年鑒社主辦、國智傳媒承辦的2013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會上做出上述表示。
余斌分析認為,去年全球寬松貨幣政策推動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市場和學界普遍認為今年的經濟形勢要好于去年,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要高于去年,輸入型通脹壓力將會增加;其次,今年要推進價格改革,可能會引起部分價格上漲。“綜合考慮,預計今年CPI上漲3%左右,但考慮到價格改革因素,我們建議留下1個百分點,預計CPI上漲4%,為價格改革留有余地。”
針對上述預測,他認為,CPI上漲4%對消費的影響并不會太大。“4%的漲幅并非很高,此前國內也經歷過更高的漲幅。”
“面臨通脹的時候,要看到兩個方面,有些人可能覺得今天錢不花就貶值了,也可能就消費了,但另一方面也確實會讓消費者買到的東西變少,有兩方面的作用。”余斌說。
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消費增長達到12.1%。余斌認為,這是因為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持續回落,但就業狀況良好、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因此2013年消費的增長有可能和2012年基本持平,或略微提高。
國內對今年經濟增長過度樂觀
1月15日,世界銀行發布《2013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因素歸結為三個問題:第一,美國的債務上行。第二,歐債危機的影響。第三,中國投資增長的大幅下降。
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13年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概括為三個問題,其中前兩個與世行報告一致,第三大風險是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的硬著陸。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上周發布數據,預測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將保持在8%左右。世界銀行和中國社科院分別預測我國今年GDP增速為8.6%、8.2%。
余斌認為,由于中國經濟增速在2012年四季度較三季度有明顯增長趨勢,因此有觀點認為這種回升將延續到2013年,并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有過度樂觀的預期。
數據顯示,2002年至2011年中,中國經濟季度平均增長10.6%,高于改革開放的平均水平,目前經濟增長已經滑坡到8%以下,明顯偏離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
余斌分析說:“我國經濟處在重大轉型和調整階段,不可以再回到10%的高速增長軌道,7%~8%的增長是正常經濟增速。如果重回10%的增速可能會帶來通脹、資產泡沫等問題,是不可持續的。”
2012年數據顯示,剔除價格因素后,2012年消費的實際增長比2011年提高0.5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當前經濟增長的持續回落并非由消費下降引起。
余斌表示,中國經濟增長的持續下降是由于外需萎縮。另一方面,與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階段密切相關。“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名義增長和實際增長跟2011和2006年以來平均水平相比均出現較大幅度的滑坡,也就是說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下降的原因在相當程度上與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階段,尤其帶來房地產投資的下降有很大關系。”
他認為,今年中國經濟最大不穩定因素來自于歐洲尤其是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家的債務危機形勢。
宏觀政策需調整以穩投資增長
余斌認為,2013年中國經濟運行的突出特征,就是中國經濟正處在增長階段轉化和尋求全球新平衡的關鍵期。“現在看來出口的增長和投資的增長都面臨下降的壓力,對原有的增長動力已經逐步削弱了。”
余斌認為投入增長面臨下行的壓力,需要在宏觀政策上作出相應的調整,穩定2013年投資的增長。
他建議讓“營改增”覆蓋到制造業,大幅減輕制造業企業的稅收負擔。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的情況下,完善房地產調控政策,提高差異性,也有可能使房地產投資保持穩定。
余斌還指出,在基礎設施投資領域里,在地方政府投資能力下降的情況下,妥善劃分事權和財權,穩定地方財政來源,同時允許有條件的地方公開發行地方債券籌措資金,也可能使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長保持穩定。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彭文生:城鎮化需控制房地產泡沫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