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化工業產能過剩 環保部欲出手“清理”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過去10年,我國重化工業大幅擴張,不僅造成大多數行業產能過剩,而且也可能導致節能減排任務無法完成。《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22日召開的第六屆綠色財富(中國)論壇上了解到,環保部將通過結構…
過去10年,我國重化工業大幅擴張,不僅造成大多數行業產能過剩,而且也可能導致節能減排任務無法完成。《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22日召開的“第六屆綠色財富(中國)論壇”上了解到,環保部將通過“結構減排”的辦法,幫助重化工業“清理門戶”。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在上述論壇上表示:“環保部將把結構減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強化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從嚴控制和堅決淘汰‘兩高一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建設項目。”
社科院的統計顯示,2001~2011年,我國的重化工業平均每年以16%~17%的速度增長,增幅比輕紡工業高出4個百分點。在工業增加值的構成中,重化工業與輕紡工業的比例1998年為55:45。目前,重化工業的比重已達71%,輕紡工業的比重不到30%。
目前我國重化工業的生產能力,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上游產業供給不足外,大多數行業的生產能力大于市場需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學部副主任呂政表示:“中國的重化工業調整,不是擴張產能,而是要淘汰落后產能,向高度現代化的大企業集中。”
呂政舉例說,大型火力發電機組,30萬、60萬千瓦以上的每發一千瓦時的電耗煤是290克標準煤,而小火電至少在380克到400克標準煤;小水泥生產一噸熟料耗煤170公斤,而像海螺集團這樣的大型生產企業的熟料生產線,生產一噸熟料耗煤只要140公斤。
鋼鐵、石化行業也是如此。呂政說,我國的石油煉化產能不夠集中,美國休斯敦地區有3億噸的煉化能力,且上下游一體化。而我國石油化工煉化能力是5億噸,但產能分布在除西藏以外的全國30個省市。在鋼鐵行業,小鋼鐵噸鋼綜合能耗接近1噸標準煤,而大型綜合鋼鐵企業的綜合能耗只有640公斤。
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今年截至11月,環保部嚴控污染排放項目,已對不符合要求的21個項目暫緩審批,退回報告書或者不予批準,涉及總投資940億元。減排的重點領域集中在“六廠一車”,即火電廠、鋼鐵廠、水泥廠、造紙廠、城鎮污水處理廠、畜禽養殖場和機動車。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在上述論壇上表示:“環保部將把結構減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強化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從嚴控制和堅決淘汰‘兩高一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建設項目。”
社科院的統計顯示,2001~2011年,我國的重化工業平均每年以16%~17%的速度增長,增幅比輕紡工業高出4個百分點。在工業增加值的構成中,重化工業與輕紡工業的比例1998年為55:45。目前,重化工業的比重已達71%,輕紡工業的比重不到30%。
目前我國重化工業的生產能力,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上游產業供給不足外,大多數行業的生產能力大于市場需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學部副主任呂政表示:“中國的重化工業調整,不是擴張產能,而是要淘汰落后產能,向高度現代化的大企業集中。”
呂政舉例說,大型火力發電機組,30萬、60萬千瓦以上的每發一千瓦時的電耗煤是290克標準煤,而小火電至少在380克到400克標準煤;小水泥生產一噸熟料耗煤170公斤,而像海螺集團這樣的大型生產企業的熟料生產線,生產一噸熟料耗煤只要140公斤。
鋼鐵、石化行業也是如此。呂政說,我國的石油煉化產能不夠集中,美國休斯敦地區有3億噸的煉化能力,且上下游一體化。而我國石油化工煉化能力是5億噸,但產能分布在除西藏以外的全國30個省市。在鋼鐵行業,小鋼鐵噸鋼綜合能耗接近1噸標準煤,而大型綜合鋼鐵企業的綜合能耗只有640公斤。
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今年截至11月,環保部嚴控污染排放項目,已對不符合要求的21個項目暫緩審批,退回報告書或者不予批準,涉及總投資940億元。減排的重點領域集中在“六廠一車”,即火電廠、鋼鐵廠、水泥廠、造紙廠、城鎮污水處理廠、畜禽養殖場和機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