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租房“補漏”:擬5年完成配套便民商圈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重慶市過去2年中在政府公共租賃房領域搶跑,并在投建總量和已交付使用量上領跑全國。為了彌補商業配套不足問題,重慶市昨日發文,計劃用5年時間建好公租房商圈。13日,重慶市政府官方網站掛出…
重慶市過去2年中在政府公共租賃房領域“搶跑”,并在投建總量和已交付使用量上領跑全國。為了彌補商業配套不足問題,重慶市昨日發文,計劃用5年時間建好公租房商圈。
13日,重慶市政府官方網站掛出《關于加快公租房配套商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稱,將用5年時間,把成片建設的公租房區域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化、發展連鎖化、經營規范化、消費便利化的公租房社區便民商圈,實現居民日常生活‘一站式’綜合消費。
《意見》還出臺了相關財稅激勵措施,來支持公租房商業網點的發展。如吸納下崗職工的公租房配套商業網點,可按規定在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4800元等。
重慶公租房商業配套不足及滯后等問題,于今年上半年開始凸顯。
根據重慶市國土房管局6月25日發布的《關于公租房小區管理情況的報告》,2012年5月23日,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對“網友反映民心佳園配套設施未跟上及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作出批示:“請公租房管理局會同渝北區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
民心佳園為重慶市第一個公租房小區,占地26.3公頃,總建筑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建有54棟樓房,每棟樓約30層,大概能容納1.89萬戶入住,約4.5萬人。
重慶市國土房屋管理局及渝北區政府的現場調研發現,民心佳園小區規模較大,短時快速入住、中低收入群眾集中,問題主要有:白天及傍晚兩個時段占道經營攤點計440多個,占道停車現象突出;部分居民投訴廣場音響和道旁夜市擾民;農貿市場菜價偏高。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曾于今年4月前往民心佳園1幢32樓的一家住戶家中采訪,租房者陳姓兄妹此前在當地一家工廠上班,搬入該小區后發現小區竟然沒有吃早飯的地方,因此兩人辭職,在小區路邊賣早點,收入比在工廠還高些。
調研稱,導致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小區臨時農貿市場規模僅1600平方米,無法完全滿足群眾生活需要;二是小區規劃商業設施面積不足,僅有4.5萬平方米,占總面積的4.2%,且尚有3萬平方米因消防未驗收和商家在裝修等原因還未對外營業,擬入住的新世紀(行情股吧買賣點)超市預計10月份才能開業,市場投用不足,居民消費可選擇余地小。
民心佳園多位住戶稱,該小區的容積率僅為3.5%,小區綠化及內外觀,并不亞于一般商品房小區,但該小區管理不當,攤點隨處可見。
重慶市國土房屋管理局及渝北區政府的報告稱,巨量集納的中低收入群體,以及小區部分居民無其他就業技能和固定收入來源,以擺攤維系生活等因素,加大了公租房小區的管理難度。
自2010年起,重慶市巨量投建公租房,平均年投建量為1350萬平方米,計劃用3年時間投建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低價租賃給該市在城市居民(含在城市務工一年以上的農村人口)中占30%比例的低收入人群居住。約有200萬人口可獲此福利。至今年10月24日,重慶市累計開工3500萬平方米公租房。
目前,主城區的北部新區民心佳園、康莊美地、沙坪壩區康居西城、北碚區兩江民居共4個公租房小區已入住3.5萬戶、約9.5萬人。預計到今年底,將完成12萬套左右的交房任務,加上2011年已經交房的8萬多套,預計今年重慶市可以實現20萬戶居民入住公租房。
13日,重慶市政府官方網站掛出《關于加快公租房配套商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稱,將用5年時間,把成片建設的公租房區域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化、發展連鎖化、經營規范化、消費便利化的公租房社區便民商圈,實現居民日常生活‘一站式’綜合消費。
《意見》還出臺了相關財稅激勵措施,來支持公租房商業網點的發展。如吸納下崗職工的公租房配套商業網點,可按規定在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4800元等。
重慶公租房商業配套不足及滯后等問題,于今年上半年開始凸顯。
根據重慶市國土房管局6月25日發布的《關于公租房小區管理情況的報告》,2012年5月23日,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對“網友反映民心佳園配套設施未跟上及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作出批示:“請公租房管理局會同渝北區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
民心佳園為重慶市第一個公租房小區,占地26.3公頃,總建筑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建有54棟樓房,每棟樓約30層,大概能容納1.89萬戶入住,約4.5萬人。
重慶市國土房屋管理局及渝北區政府的現場調研發現,民心佳園小區規模較大,短時快速入住、中低收入群眾集中,問題主要有:白天及傍晚兩個時段占道經營攤點計440多個,占道停車現象突出;部分居民投訴廣場音響和道旁夜市擾民;農貿市場菜價偏高。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曾于今年4月前往民心佳園1幢32樓的一家住戶家中采訪,租房者陳姓兄妹此前在當地一家工廠上班,搬入該小區后發現小區竟然沒有吃早飯的地方,因此兩人辭職,在小區路邊賣早點,收入比在工廠還高些。
調研稱,導致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小區臨時農貿市場規模僅1600平方米,無法完全滿足群眾生活需要;二是小區規劃商業設施面積不足,僅有4.5萬平方米,占總面積的4.2%,且尚有3萬平方米因消防未驗收和商家在裝修等原因還未對外營業,擬入住的新世紀(行情股吧買賣點)超市預計10月份才能開業,市場投用不足,居民消費可選擇余地小。
民心佳園多位住戶稱,該小區的容積率僅為3.5%,小區綠化及內外觀,并不亞于一般商品房小區,但該小區管理不當,攤點隨處可見。
重慶市國土房屋管理局及渝北區政府的報告稱,巨量集納的中低收入群體,以及小區部分居民無其他就業技能和固定收入來源,以擺攤維系生活等因素,加大了公租房小區的管理難度。
自2010年起,重慶市巨量投建公租房,平均年投建量為1350萬平方米,計劃用3年時間投建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低價租賃給該市在城市居民(含在城市務工一年以上的農村人口)中占30%比例的低收入人群居住。約有200萬人口可獲此福利。至今年10月24日,重慶市累計開工3500萬平方米公租房。
目前,主城區的北部新區民心佳園、康莊美地、沙坪壩區康居西城、北碚區兩江民居共4個公租房小區已入住3.5萬戶、約9.5萬人。預計到今年底,將完成12萬套左右的交房任務,加上2011年已經交房的8萬多套,預計今年重慶市可以實現20萬戶居民入住公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