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棒德班 多哈氣候大會著眼無縫連接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阿拉伯半島明珠――卡塔爾正式領過了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接力棒。盡管不大會有新的大餐上桌,但今年的大會卻具有格外重大的承前啟后意義。 今年年底,《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
今年年底,《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將正式結束,各方將在多哈會議上探討2020年之后如何繼續確保《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實施。氣候談判“雙軌”工作組即將停止運作,需要在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下平穩過渡到新的“德班平臺”。另外,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每年1000億美元的“綠色氣候基金”,也將從明年正式開始運作。
2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稱《公約》)第18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下稱《議定書》)第8次締約方會議正式在多哈開幕。按計劃,本次大會將持續至12月7日,參會者來自194個國家和地區。
承前更啟后
外界普遍認為,本次會議不大會有新的重大內容出爐,但在當前的關鍵時點,多哈大會承前啟后的意義不容小覷。
分析人士指出,2012年是國際社會協調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將于今年結束,而去年德班氣候大會的重要成果――“加強行動德班平臺特設工作組”已經啟動,各方將在多哈大會上探討2020年之后如何繼續確保《公約》的實施,并將力圖在2015年前形成適用于《公約》所有締約方的法律文件或法律成果。
中國代表團第一副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在26日強調,通過《議定書》修正案以使其第二承諾期在明年初得以實施,是本次會議的優先事項和亟需達成的目標。
曾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多次參與國際氣候變化談判的中創碳投戰略總監錢國強特別指出,今年年底《議定書》第一承諾期終止,第二承諾期能否“無縫接上”,又將以何種方式延續,都要等待多哈會議給出答案。
分歧依然在
從這個角度說,錢國強進一步指出,多哈會議不會有新的重大決定,是一次“承上啟下”的會議,但絕不能因此認定,多哈會議將是一次波瀾不驚的會議。
專家表示,目前氣候談判各方對如何落實去年德班會議達成的共識有很大爭議,特別是南北兩大陣營對多哈會議要解決問題的重點和優先次序存在分歧。
許多發展中國家強調,多哈會議應優先確保《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延續、發達國家減排義務的可比性、發達國家兌現資金承諾等問題;發達國家則強調應該向前看,希望借“德班平臺”啟動草草結束現有的氣候談判框架,從而逃避他們應承擔的責任。
有分析認為,能否確立一個有法律約束力的《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并確保其按時實施,將是衡量多哈會議成敗的關鍵因素。
“綠色氣候基金”將啟動
“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在本次氣候大會一開始即被廣大發展中國家一致重申。不過,從具體的落實看,發達國家不管是在量化減排,還是在切實履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的承諾方面,都難以令人滿意。
蘇偉26日在發言中指出,多哈大會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落實發達國家作出的資金支持承諾,包括提高快速啟動資金到位情況透明度、明確未來綠色氣候基金的資金來源等。
彭博引述倫敦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的統計數據稱,在截至2012年的3年時間中,歐盟、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共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了236億美元的援助用于應對氣候變化,遠低于之前承諾的300億美元。發達國家已承諾,在2013年至2020年間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的長期資金,用于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即綠色氣候基金。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懸崖邊的氣候融資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