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成:中國會不會大幅度地增持歐債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上周三,默克爾高調訪華,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則聲稱由于工作繁忙缺席在美國杰克遜霍爾召開的全球央行行長會議。這兩件事都與歐債危機的下一步解決方案相關。很顯然,默克爾訪華的任務之一是!
上周三,默克爾高調訪華,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則聲稱由于工作繁忙缺席在美國杰克遜霍爾召開的全球央行行長會議。這兩件事都與歐債危機的下一步解決方案相關。很顯然,默克爾訪華的任務之一是希望中國繼續增持歐元區國家債券,以帶動全球投資者幫助歐元區度過難關;而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所謂的工作繁忙,則是為了籌備將于9月6日召開的歐洲央行會議,該會議將討論并推出新一輪歐債危機解決計劃,而該計劃的核心就是:“在嚴格的先決條件和EFSF/ESM計劃基礎上,找到干預短期債市的方法。”換言之,就是依靠發行貨幣購買問題國家債券。如果把上述兩件事情關聯起來看,歐債危機是歐元區的最大麻煩,而歐債危機目前的焦點就是必須抑制住西班牙意大利兩個國家發債成本的大幅度上升,阻止歐債危機向更多的國家蔓延。很顯然,只有市場有人在大量地買入西班牙意大利的國債,這兩個國家的債券收益率才能下降。誰來買?解鈴還須系鈴人,歐洲央行責無旁貸,必須帶頭買入問題國家債券。問題是,很多人反對,包括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上周末曾經有傳聞,聲稱魏德曼在歐洲央行行長會議前提出辭職。在歐洲央行會不會大量買入問題國家債券前,歐洲央行包括歐元區國家領導人希望來自歐元區外部國家的大力支持,而這個支持者唯有中國央行。毋庸諱言,默克爾訪華帶有這個任務目標。
默克爾成功了嗎?我以為,沒有成功,起碼是沒有出色地完成任務。我注意到,中國總理溫家寶8月30日與默克爾會談時第一次明確地表示,他心里對歐債危機也有擔憂,他直截了當地指出,解決歐債危機的前景取決于有關國家自身推進改革的決心和實效,也取決于德法等歐盟大國和三駕馬車(指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包括歐盟)采取行動的意愿和時機。溫總理特別補充,歐盟峰會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標本兼治的重要舉措,其中德國發揮了重要作用,確定了解決問題的方向和途徑。今天,默克爾總理又坦誠地向我介紹了實際情況,我聽了以后確實增強了信心,但我也老實地講,這些措施落實起來不會一帆風順。溫總理最后表示:“中方希望歐方在落實歐盟峰會出臺后的一系列重要措施方面取得實質性成效,這有助于增強國際社會對歐債問題解決前景的信心。中方愿在充分考慮風險防控前提下,繼續投資于歐元區國債市場,并加強與歐盟、歐洲中央銀行和基金組織,以及主要國家的溝通與協調,支持歐元區重債國走出困境。”
綜合分析溫總理講話,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政府已經前所未有的關注到歐債危機解決途徑的艱巨性和長期性,作為歐債持有最多的國家,我們當然不希望歐債沒有人買,因此中國政府必須再買,帶著個頭。但買的方式需要調整,即主要買入德法等歐元區大國國債和歐洲穩定基金。至于是否會買入西班牙意大利等問題國家債券,則要看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否帶頭買,它們決定買了,。我們也會買一點。
現在全球經濟衰退,全世界很多國家都希望得到中國的資金支持,包括很多大國,未來的麻煩還有很多。而實事求是地講,中國經濟目前遭遇的困難一點不比別人少,尤其是由于出口額大幅度減少,經常帳順差已經不能與昔日相比,雖說還沒有到捉襟見肘的程度,但如果經濟繼續下滑,中國目前的這一點點順差還不足以抵擋熱錢外流,哪有很多錢幫助別國。因此看,目前中國對陷入歐債危機蔓延趨勢的歐元區國家,已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國更多的是希望通過貿易往來實現與歐元區國家的相互支持,但做的這一點,也很難。我注意到,原來中國是準備買一百架空客飛機的,實際簽約數量只有50架。因此說,默克爾訪華雖然受到了熱烈歡迎,盛情接待,但成績單并不理想。中國已經不是有求必應的國家。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經濟衰退刺激英國內閣洗牌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