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成:不因日本地震而忽略金融危機隱患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利比亞那邊還沒消停,日本又出現強震,緊跟著的是核污染危機。在這種時候,歐元區債務危機反而沒有人注意了,而這恰恰才是最危險的。 上周外匯及大宗商品市場回顧 上周市場基本體現了震蕩市的…
利比亞那邊還沒消停,日本又出現強震,緊跟著的是核污染危機。在這種時候,歐元區債務危機反而沒有人注意了,而這恰恰才是最危險的。
上周外匯及大宗商品市場回顧
上周市場基本體現了震蕩市的特征,無論是外匯市場、大宗商品市場,還是中國股市,振幅都挺大,但走完一周之后,收盤價還在起點附近。實踐證明,對趨勢的分析太重要了,而這就是周評的價值。上周周評最經典的分析判斷結論是:外匯市場和中國股市包括黃金和大宗商品市場,短線都是震蕩市,尤其是判斷,黃金周初將創新高,但不可能大幅度上漲,因此一見新高,就趕快平倉,原油也一樣,創新高后就要回調,105附近是賣出的點位,100附近則要買入;美元指數也如此,中長線美元指數雖然看漲,但短線震蕩下跌是很可能的。至于中國股市,雖然看漲因素的確在增加,尤其是資源類股票周初就有可能上漲,但不要急著買,還有很多次逢低再買的機會。
震蕩市怎么辦?如何操作,要點就是:要敢于在技術指標走壞時買入,在技術指標走好時減倉,比如當大宗商品類股票跌破60日均線時,往往可以買入,漲升過快時,反而需要賣出;在利好消息出臺時反而需要謹慎——例如日本突然遭受地震,對日元卻不能追殺,不能追漲美元指數,相反,而當日元上漲破位時,反而需要大膽地做空,反手做多美元。美元兌歐元的操作也是一樣,要強調上漲趨勢中也有震蕩市,也有回調,因此要高拋低吸,踩準節拍。
上周最值得總結的是操作經驗是怎么操作日元,上周初我就提示大家在開盤后立即買入美日,當時美日還在底部徘徊,81.5附近進場很從容,結果一周下來收獲巨大。當然,如果一直沒有走,而在日本強震發生后,日元突然暴漲,就被止損了。因此為什么要天天分析波段操作,堅持天天平倉,道理就在這里。實際上,日本大地震未必是日元走壞的理由,相反,主力很喜歡逆勢操作,靠震蕩市來洗盤。實踐證明,大地震后美日只有短暫的下跌,立即反彈,收盤價又回到周初的位置附近。實踐證明,凡是追殺美日的投資者都損失巨大,而等待歐元反彈到位再空,還是有100點左右的收益。這就是市場。
必須強調,日元上周末的表現不僅反映了日本央行的果斷,日本企業的同心協力,同時也反映了市場對日本政府和國民能夠完勝大地震的信心。但是,日元本周還是要跌的,不僅因為技術面日元存在巨大隱患,而且因為,日本還要“震!”還要爆炸,很可能是政治地震。
本周黃金及大宗商品市場走勢預測
大宗商品市場隨美元指數而動,美元指數在上周見底反彈后的幾天,大宗商品和黃金都是回調的——但幅度很淺。我預計,在日本地震之后,美國方面會負起責任,采取措施抑制原油價格暴漲,同時由于日本產能銳減,石油不會立即反轉。由于石油會保持保衛震蕩,大宗商品市場也會維持高位震蕩,但隨時可能卷土重來。
毫無疑問,在日本的制造業在遭受沉重打擊之后,中國和美國是最大的受益國,日本的一些產能有可能被中國、韓國、臺灣,包括美國替代。比如,日本的汽車業會停產一個月左右,電子信息業同時遭受重大打擊,很多零配件、電子元器件被海水侵蝕,這有利于臺灣和韓國,長期看,則有利于中國。預計未來日本即使很快恢復生產,其產能也受限,尤其是鋼鐵業、汽車業,這對中美兩國的制造業是中期利好。短線看,本周初大宗商品市場還會回調,但很快將企穩,也許就在星期二,首先是煤炭,然后是銅,如果周一繼續調整,機會又來了,下跌就買入。為什么?如果因為日本核電站基本停了,缺電30%左右,必須靠火電來補,同時日本重建進度會超預期,本周鋼材水泥市場將很快回暖,大宗商品市場也會跟著回暖。
本周必須評判近期國際市場諸多基本面因素的持續影響力,尤其是對大宗商品市場有影響的基本面消息。比如上周有新西蘭降息的消息,說明澳元近期不太可能加息,也說明大災后,經濟恢復需要時間,這對黃金和大宗商品的需求會產生短線壓力;同時歐債危機還在深化中,歐元區國家的債券利息差距在擴大,本周將有歐美首腦會議的進一步消息;日本大地震當然是持續的觀察點,尤其是余震強度以及核電站會不會泄露。但我預計,未來對全球市場打擊最大的未必是日本大地震,而是歐元區債務危機。穆迪已經對歐元區經濟前景發出警告,不僅是西班牙等國還會被降級,歐元區整體都會被降級,尤其是歐洲央行執意加息之后。這對大宗商品市場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同時要嚴密注意中國央行動向。中國周四公布了2月貿易數據,突然間爆出70多億美元的逆差,這讓所有分析師都大跌眼鏡。這是春節因素,還是經濟基本面出現逆轉?中國經濟有可能滯漲的信號?我更加傾向于后者,周四中國股市引領全球股市的暴跌,周末中國股市跌破了2940關鍵點,應該與市場擔心中國經濟硬著陸有關;周五十點,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重要的宏觀經濟數據,其中工業增加值與投資、消費數據維持基本穩定,但上漲動力明顯減緩,最讓市場意外的是CPI和PPI數據,雖然CPI與1月持平,但明顯地高于市場預期,PPI更甚,居然高出預期0.6個百分點。雖然周小川先生在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后講:加息未必只看CPI,但CPI居高不下,對中國央行的使命感將是重大考驗,預計三月加息、加準備金各一次也是大概率事件。中國政府執意延續緊縮政策,對大宗商品市場將形成進一步的抑制,對美元當然是利好。但這只是短線。中國總理在3月7日參加河南代表團討論時第一次提及要防范滯漲,而且將滯漲的定義說的很明白,就是:“通脹沒有管住,經濟卻出現滑坡”。雖然我仍然判斷,中國央行有可能再次緊縮,但考慮到中國經濟已經減速,而且政府最擔心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明顯地價格松動,因此未來即使有加息、提準也可能是強弩之末。很快我們將看到,政策會微調。本周,最遲下周可能就是大宗商品市場見底的時候。
短線看,黃金也會下跌,本周有可能測試1400整數位,如果日本出現核爆炸,黃金隨即會反彈,但創新高后仍然要賣,不能戀戰;本周原油還會測試100元大關,然后會有反彈,維持高位震蕩態勢。
至于后市,大宗商品與黃金會出現分化,原油會繼續上漲,黃金則可能滯漲,稀有金屬還要等待時機。一切資源品都會上漲,但未必是短線,操作中可以關注中國股市表現,尤其是資源股的表現。
來源:大宗商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