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安: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突破
來源:財政部|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7月30日,全國財政社會保障工作座談會召開。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要求,各級財政社會保障部門要圍繞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要求,強化促進就業政策的有效性和多樣性,提高支持社會…
7月30日,全國財政社會保障工作座談會召開。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要求,各級財政社會保障部門要圍繞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要求,強化促進就業政策的有效性和多樣性,提高支持社會保險政策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增強推進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保持支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發展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突破。
王保安說,自2010年全國財政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以來,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十二五”時期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不斷加大財政社會保障資金投入力度,著力推動社會保障體制機制創新,大力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努力做好“十一五”財政社會保障收尾工作,實現了“十二五”財政社會保障工作的開門紅。
王保安指出,縱觀大局,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任重道遠。未來一個時期,圍繞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財政社會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務可以概括為“實現一項體制突破,應對兩大挑戰,推進三項機制建設”,即必須在社會保障制度頂層設計上實現突破,研究推動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改革與發展的整體思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和社會保障資金需求的挑戰;健全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財政支持機制,加快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機制,推進建立社會保障資金使用效益的保障機制。
王保安強調,未來三年(2013—2015年)是提前實現“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各級財政社會保障部門要將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擴大社會保障制度覆蓋面,促進“共享式”發展;加大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力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繼續推進社會保障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社會保障事業可持續發展;加強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提高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王保安強調,剛剛結束的全國財政廳(局)長座談會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研究和部署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財政社會保障系統要認真學習,提高認識,堅決貫徹。當前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制度。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政府預算管理的要求,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制度,認真總結試編經驗,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規范編制流程,完善編制方法,積極做好2013年向全國人大報告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各項準備工作,按時保質地完成首次編報任務。同時,逐步建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信息披露制度,增強基金預算編制透明度;建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績效考核制度,提高預算編制的質量。
二是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財務制度建設。適應社會保險制度改革與發展需要,研究修訂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研究解決社會保險基金賬戶開戶銀行、社會保險基金計息辦法等問題,進一步強化社會保險基金財政專戶管理。
三是建立和完善就業、城鄉低保、農村危房改造、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等補助資金的績效評價機制,探索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辦法,將考評結果作為安排和分配財政中央補助資金的重要因素,體現“以獎代補”原則。在努力加大投入的同時,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資金管理,努力實現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科學化、程序化、制度化和透明化,確保資金安全運行、高效使用。
四是加快社會保障資金執行進度。在當前經濟增速緩中趨穩的形勢下,更需要加強預算支出執行管理。在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均衡撥付資金的同時,還要防止發生“以撥作支”、虛列支出等違法違規行為。
五是做好審計整改工作。據今年審計署對全國社會保障資金的審計情況看,部分地區和單位還存在政策執行不到位、管理不夠規范甚至違紀違規等問題,各地要高度重視,協調推動有關部門切實做好整改工作。
六是大力支持社會保障服務體系、監管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財政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加強部門間信息平臺整合,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加快社會保障信息網絡向基層的延伸。同時,強化監管體系建設,及時堵塞管理漏洞,防止出現騙保、虛報冒領等違規違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