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型戰略伙伴關系 中非聯手回擊西方抹黑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昨日,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在京開幕。會議將通過《北京行動計劃:2013~2015》,這將對未來三年的中非關系作出規劃。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繼往開來,開創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新局面。國…
昨日,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在京開幕。會議將通過《北京行動計劃:2013~2015》,這將對未來三年的中非關系作出規劃。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繼往開來,開創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新局面”。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上宣布了中國加強對非合作的新舉措,內容涉及投融資、非洲一體化等多個領域。胡錦濤表示,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是中非傳統友誼薪火相傳的結果,符合中非雙方根本利益。
胡錦濤還說,今后3年,中國將向非洲國家提供200億美元貸款額度,重點支持非洲基礎設施、農業、制造業和中小企業發展。中國將適當增加援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為非洲培訓3萬名各類人才,提供政府獎學金名額18000個,派遣1500名醫療隊員,幫助非洲國家加強氣象基礎設施能力建設和森林保護與管理。支持非洲一體化建設,增進中非民間友好,促進非洲和平穩定,為非洲發展創造安全環境。
參會代表、埃塞俄比亞駐華公使貝耶內(KebedeBeyene)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最令他興奮的就是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中的經貿合作部分,以及中非發展基金的項目進展。
自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以來,中國對非貿易投資發展迅速。2011年,中非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1663億美元。中國連續三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已超過150億美元,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中國在非設立各類企業2000多家,項目遍及非洲50個國家。此外,中國對非洲的援助也穩步增長。
而專家表示,除了經濟援助和經濟合作外,中非關系還需要新的內容。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表示,中非合作要從過去的援助和經濟合作為主,向更深層次、更多領域發展。雙方要尋找新的利益匯合點。
然而,隨著中國對非洲的貿易與投資不斷增長,西方對中非關系的負面聲音也不斷出現。出現了中國在非洲是“新殖民主義”、“掠奪資源”、“阻礙非洲良政”的批評。在這個背景下,此次會議格外引人注目。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研究室主任李國富對本報表示,此次會議的召開本身即是對這些不實批評的駁斥。
貝耶內則說,很多抹黑報道是“宣傳”,其中有很多“迷思”。他曾親歷一些對中國在東非項目的負面報道,實際情況與報道完全不是一回事。
不過,本報記者在非洲實地調查中也發現,一些赴非洲經營的中資企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其中,企業資質問題和勞資關系問題具有普遍性。由于非洲各國的勞動法與中國國內不一樣,很多赴非中國企業缺乏對非洲實際情況的了解,與當地產生矛盾。
貝耶內表示,非洲需要中國更多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此外,非洲需要從中國的發展中學習。他介紹,去年埃塞俄比亞經濟高速增長,其中“中國之手”非常重要。
去年,一些北非國家經歷了政治變革,這給中非關系帶來了挑戰。今年4月,南北蘇丹發生交火,影響了中國企業的投資利益。
李國富認為,這些變化不會影響中國和北非國家的關系。他認為,這些國家尤其需要恢復重建、改善民生,這恰恰是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中國公司的機遇。
李國富表示,在赴非投資立項前,需要充分評估該國、該地區的政治風險。這不僅是投資的問題,更關系到中國赴非人員的安危。此外,需要加強對沖突地區的勸和促談工作,例如南北蘇丹問題。
參加會議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日前表示,中非合作論壇是南南合作的典范,非洲國家可以從中國成功的發展經驗中汲取營養,從而為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