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經濟或以溫和增長態勢收尾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從7月8日開始,國家統計局將陸續公布上半年的宏觀經濟數據,盡管增速下滑但一些市場分析相信底部已在二季度出現。實體經濟溫和上漲由于從年初開始的經濟增速放緩,關于中國增長雄風不再的論詞…
從7月8日開始,國家統計局將陸續公布上半年的宏觀經濟數據,盡管增速下滑但一些市場分析相信底部已在二季度出現。
實體經濟溫和上漲
由于從年初開始的經濟增速放緩,關于中國增長雄風不再的論詞已經大量訴諸報端,并透過中國電力數據的大幅下滑獲得某種支撐,但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的觀點是,對中國經濟不要過于悲觀,雖然經濟增長數據表現疲軟,但經濟中也有很多正面信號,特別是在政府政策方面。
自溫家寶總理提出“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之后,市場確實觀察到各個部門預調和微調的刺激政策紛紛出臺。只不過,政策見效的時間還有待最新的數據確認。
“我們相信政府對經濟增速繼續下滑已經失去了更大的容忍度。”張志偉在其剛發布的報告中說。
野村證券預測,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的GDP增速仍將保持在7.8%左右,盡管經濟指標中出現了好壞相雜的情況,但野村證券認為這往往是經濟趨勢轉折的信號,而且今年第二季度可能會成為全年增長的谷底。
高盛高華中國宏觀經濟學家宋宇對二季度的GDP增速預測值在7.9%左右。宋宇認為,這是因為今年第一季度工業增加值數據顯示GDP增速應明顯高于8.1%的實際水平,實際增速低于預期的原因是第一和第三產業降幅反常地大于第二產業的降幅。隨著夏糧豐收和房地產銷售的反彈,第一和第三產業對二季度數據的拖累會有所減弱,因此總體GDP增速可能會好于工業增加值數據所顯示的水平。
對于6月份實體經濟的變化,高盛高華預測,6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幅將持平于9.6%。隱含的季調后月環比折年增幅從5月份的13.9%微降至13.7%;1~6月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從1~5月的20.1%微升至20.2%,隱含的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幅從5月份的19.9%升至20.4%;預計6月份零售額同比增幅從5月份的13.8%降至13.3%。
但在進出口上,高盛高華認為可能仍將面臨雙降的局面,因為高盛全球領先指數自2011年12月以來持續走軟,且自4月以來已進入負值區間,表明全球需求增長走弱。預計6月份出口同比增幅降至8.0%,進口同比增幅降至8.0%。但進口增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開始受到了政策放松的支撐并將體現在數據上。
通脹壓力明顯減輕
去年全年所關注的通脹問題可能不會成為上半年經濟的熱門關鍵詞。
農業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顯示,6月份的月度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和“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環比為負增長,且同比指數已經由原來最高兩位數的增長下滑到2.1%左右。以食品價格為代表的通脹壓力已經明顯減輕。
宋宇認為,6月份CPI同比增幅將從5月份的3.0%降至2.1%。PPI同比增幅可能從5月份的-1.4%降至-2.0%。CPI和PPI的大幅回落,為進一步放松政策留出空間。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也表示,基于6月份PMI并未止跌但通脹壓力已明顯減輕,宏觀政策放松確有必要且已具備了一定空間。
沈建光預計,今年剩余時間內還將存在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及兩次降息機會。另外,伴隨著貸款增加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松綁,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投資將會有所提升。由此估計,伴隨宏觀政策調整效果的逐步顯現,預計二季度將可能是本輪經濟下滑周期的一個底部,三季度將會有所反彈,四季度則將出現明顯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