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地區不擴容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2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仍局限于滬浙粵深四地。財政部在昨日發布的《2012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以下簡稱《試點辦法》)中指出,滬浙粵深四地今年將繼續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
2012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仍局限于滬浙粵深四地。財政部在昨日發布的《2012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以下簡稱《試點辦法》)中指出,滬浙粵深四地今年將繼續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但發行品種新增了7年期長債品種。
業內人士指出,新增7年期長期品種既可滿足市政資金投入,也滿足了以銀行為代表的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是對地方政府自行發債制度的有益探索。
去年,滬浙粵深四地試點自行發債,招標堪稱火爆,發行成本持續走低。因此,市場預期今年試點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大,但昨日公布的《試點辦法》仍局限于粵港滬深四地,則令這種猜測落空。
對此,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對記者表示,2012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仍局限于滬浙粵深四地,主要原因還是受制于《預算法》中“地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限制。他表示,若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擴大至全國,必須修改《預算法》。
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昨日公布的《試點辦法》,與去年自行發債僅局限于3年和5年期兩個品種不同,2012年地方債的期限首次增加了7年長期品種。按規定,試點省(市)最多可以發行3年、5年和7年三種期限債券,每種期限債券發行規模不得超過本地區發債規模限額的50%(含50%)。
業內人士指出,增加長期限的7年期品種,是地方政府自行發債制度的一種進步。趙慶明認為,我國城市化進程超預期,市政建設歷史欠賬較多,基礎設施投資壓力也較大,應該允許發行更長期性的市政債品種,以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和財政資金盈余不匹配的問題。
“即使7年品種出現,也不能完全解決還款能力的問題,但至少是一種進步。”趙慶明指出,7年期還不夠,地方政府自行發債還應出現更長期限品種,如30年和50年等更長期限的品種。
一位債券分析師也直言,從多種跡象來看,目前部分地方政府的資金非常緊張,增加長期限的債券,可以籌措更多資金。也有觀點認為,推出7年期的債券也意味著政府對于自行發債的風險比較認可,認為風險可控。
與之相對的是,市場對7年期品種需求不少。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債券分析師劉俊郁告訴記者,7年期品種可更好地滿足銀行和保險的多樣化投資需求,市場對此需求應該不會太差。
去年,粵港滬深四地率先“試水”自行發債,都意外取得了不俗“成績”,機構認購踴躍,中標利率持續走低。市場人士預計,今年這種情況會略有緩解。不過上海某銀行債券分析師指出,由于銀行拉攬財政存款動力依然未減,預計利率仍不會太高。
據了解,今年整體的政府債券發行規模較上年擴大500億元,達到2500億元。分析人士指出,政府自行發債的規模也將隨之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