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歐聯合訴訟中國稀土政策 短期難有結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籌備負責人、原工信部材料司副巡視員王彩鳳看來,美日歐三方應該是感謝中國,而不是通過訴訟來問罪中國,幾十年來,世界多國都是自身儲有大量稀土資源的情況下,卻是依靠中…
在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籌備負責人、原工信部材料司副巡視員王彩鳳看來,美日歐三方應該是感謝中國,而不是通過訴訟來問罪中國,“幾十年來,世界多國都是自身儲有大量稀土資源的情況下,卻是依靠中國的稀土出口才保證了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如今卻反過來問罪中國政府的稀土治理政策,理由是站不住腳的。”
不過,國外的稀土用戶顯然不準備體諒中國的良苦用心。本周二,美國、歐盟和日本就中國稀土等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訴諸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三方聲稱,中國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具體包括出口配額、出口許可證和出口限價措施。
如今美日歐三家少有的聯合起來一致行動讓中國的稀土治理形勢瞬間壓力倍增。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3月15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美歐日提出的磋商請求,中國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妥善處理。
根據網易財經咨詢商務部法律條約司世貿組織法律處得知,類似爭端解決程序都是首先由雙方進行磋商,無法解決后才提交世貿組織專家委員會進行裁決,然后是裁決結果和上訴過程等,時間會比較長。
相關信息顯示,中外雙方將首先進行60天的磋商,然后會提交裁決,初步結果可能會于2012年年底出爐。參考類似案例是,2009年6月,美國歐盟曾就中國限制9種原材料出口等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2010年8月,初步裁決后中方提出上述,直到今年1月份才迎來最終裁決。
稀土問題專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對外貿易研究部副主任金柏松介紹,世貿組織的裁決結果也是具有強制執行性的,而且多年來,也沒有發生過失敗后違反裁決不執行的情況,因為世貿組織的規則是國際普遍接受并按照本國法律執行的。
此番訴訟也是外國政府第一次對中國稀土政策發起正式挑戰。早在上述2009年發出9種原材料訴訟后,中國有關專家即表示,該案只是歐美在WTO訴中國的“問路石”、“敲門磚”,接下來很可能就是稀土案。
據了解,中外雙方將首先進行60天的磋商,然后會提交裁決,初步結果可能會于2012年年底出爐。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中國成為德國最大境外投資國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