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柱:經營性國資應納入國資委監管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我認為不存在國進民退,這種說法本身不科學,不能以所有制來定誰進誰退。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國資委主任楊澤柱對本報記者表示。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9月底,湖北規模以上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
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9月底,湖北規模以上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631戶,資產總額達到12771.68億元,占全省工業企業的59.73%。
楊澤柱認為,不少多元化經營的國有企業要盡快分清主業和輔業,盡快地將其輔業剝離出去,以此限制國有企業涉足太廣的問題。
同時,他建議,應盡快改變國有資產出資產人的角色分散的現狀,將鐵路、金融、文化和煙草等國有資產的出資人角色統一集中到國資委下面。
不能以政治屬性來定誰進誰退
《21世紀》:目前,對是否存在國進民退、國有企業是否存在壟斷眾說紛紜,作為一個主管國資的地方官員,對此您怎么看?
楊澤柱:我認為,不存在國進民退,只能說有進有退,就是優在進,劣在退。這本身也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很多競爭能力不強、安全隱患多、污染環境的企業,比如說小水電、小煤礦、小鋼廠,統統都關閉了,這其中不少是民營企業,但不能因此說國進民退,即便是國有企業,該關的也要關,也要退。
《21世紀》:您認為不能說是國進民退,那么您能說現在的局面是國進民進嗎?
楊澤柱:我認為,國營企業和民營企業都要進,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其結果只是優進劣退,大進小退。從結果來看,也可能是國進民退,也可能是國退民進,這要看市場競爭。我認為,國進民退本質上不該這么說,不能以所有制來定誰進誰退。比如你看三一重工,同樣很厲害,有進有退是正常的。
國有企業應盡快剝離輔業
《21世紀》:如何防止國有產業的行政壟斷?
楊澤柱:央企是都講政治的,國家要明確的政策。執法部門要嚴格執法,比如說國家發改委說要調查電信行業的壟斷,那要調查到底啊。
從反行政壟斷的措施來看,國家要加強監管,明確企業的主業和輔業之分,只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要進行明文規定。第一,不讓你進入輔業;第二,金融機構不給你提供貸款;第三,你進去之后,給你處罰。這就需要國家頂層設計,協調各個部門的利益。
《21世紀》:目前,《國有資產法》一直沒有出臺。那么制定國資法,您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
楊澤柱:國家應盡快明確國資委國有資產出資人的問題。目前,國有資產出資產人的角色分散,在國資委之外,鐵路國資歸鐵道部管,煙草國資歸國家煙草局管,文化國資歸文化部管等,我認為,應該將這些分散的職責,統一到一個部門。為什么要統一?比如說,鐵道部,它既是出資人,又是公共管理者,這是典型的政企不分,改革的方向是將國有資產出資人的角色與政府公關管理的角色分開。為什么要統一到國資委?因為國資委是國務院的特設機構,它不具有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
《21世紀》:上面您談了很多分散的國有資產,但是沒有談到金融國有資產的問題。
楊澤柱:我認為,金融國有資產也應劃到國資委來管。現在有人提出要成立金融國資委,但我不贊同。在現在的國資委里面,加一個金融局就可以解決。現在這些是歸銀監會、保監會管。我認為,以后金融的資產歸國資委管,銀監會和保監會他們管法律法規即可。
《21世紀》:這樣會不會導致國資委成為一個超大的機構?
楊澤柱:這也符合大部制改革的方向,經營性的國有資產要歸國資委管,非經營性的資產交由其他部門去管。現在是,一部分經營性的國有資產,比如鐵路、文化、煙草和金融,這些都不歸國資委管,過去說的五龍治水的現象依然沒有解決。為什么金融高管的收入那么高,比普通的國有企業高好幾倍?因為沒人監管啊。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希臘或需第三輪援助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