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四季度GDP數據令“中國危機論”不攻自破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針對中國前不久公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主要經濟數據,高盛前首席經濟學家、曾在十年前提出金磚四國概念的吉姆·奧尼爾表示,這一系列強于預期的數據令之前種種有關經濟硬著陸的中國危機…
針對中國前不久公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主要經濟數據,高盛前首席經濟學家、曾在十年前提出“金磚四國”概念的吉姆·奧尼爾表示,這一系列強于預期的數據令之前種種有關經濟硬著陸的“中國危機論”不攻自破。
中國國家統計局本月中公布,去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8.9%,2011年全年增長9.2%。此前,接受彭博資訊調查的26位經濟學家對第四季度GDP增速的預期中值為8.7%。
針對最新數據,奧尼爾表示,雖然中國第四季度經濟增幅為兩年多來最慢的水平,但仍強于許多分析師預期,對那些預言中國經濟會硬著陸的人而言,這絕對是個打擊。按照業界普遍觀點,中國經濟增速降至低于7%可能成為“硬著陸”,而超過8%則可視為軟著陸。
現為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的奧尼爾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表示,如果中國如他預期在當前十年每年增長7.5%,按美元衡量,中國對全球增長的貢獻將超過美國與歐洲的總和。
“這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事情,”奧尼爾表示。他在近期出版了自己的新書——《增長地圖》中預計,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前景樂觀。
很多人擔心,中國在經濟方面的關鍵挑戰之一就是房地產市場過熱。對此,奧尼爾表示,中國政府通過收緊貨幣政策盡力遏制了地產泡沫,相比之下,在美國次貸問題于上個十年的中期開始出現之前,西方國家未能做到這一點,即提前采取措施遏制泡沫的出現。
“中國的房價已逆轉,因為中國當局刻意阻止房價上漲。”奧尼爾說。他表示,中國還在通過上調工資來促進國內經濟增長并降低對出口的依賴,同時尋求解決國際社會認為人民幣低估的關切。奧尼爾說,解決匯率問題有兩個辦法,第一個是調整名義匯率,第二個就是讓物價和工資高過其他地方。他說,中國在工資方面正在采取這一辦法。
與此同時,國內機構的觀點也與奧尼爾的看法“遙相呼應”。中金公司的報告指出,向前看,導致經濟增長動能減弱和支撐經濟增速的因素同時存在。一方面,歐債危機呈惡化態勢,外需和出口增速暫時難以好轉,繼續下行的風險較大;同時,國內房地產調控短期不會放松,因此房地產投資將進一步放緩。另一方面,宏觀政策已經出現拐點,隨著國內通脹壓力的顯著緩解,未來政策放松的空間將更大。財政政策方面,以結構性減稅為重點的積極財政政策也已經拉開序幕。貨幣政策的總量放松也已經開始,對經濟增長可以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但中金也指出,根據歷史經驗,貨幣政策作用于實體經濟的效果往往需要一到兩個季度才能充分體現。鑒于此,中金預計,中國一季度GDP環比增速繼續放緩,二季度GDP環比增速可能反彈;GDP同比增速可能在三季度見底。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專家稱央行應連續調降存準率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