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托克托工業園引進企業制藥大廠成污染大戶
來源:人民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這污水把村民害慘了,村里得病的多了,我家去年還有三只羊不明原因落胎。——托克托縣伍什家鎮樹林村村民苗二仁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多家企業集中排污形成大片…
“這污水把村民害慘了,村里得病的多了,我家去年還有三只羊不明原因落胎。”
——托克托縣伍什家鎮樹林村村民苗二仁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多家企業集中排污形成大片“污水湖”,附近環境被嚴重污染,周邊村民怨聲載道。報道被多家網絡媒體轉載,引起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記者來到事發地托克托縣采訪調查此事時了解到,近幾年來,由于托克托工業園區內一些企業排污,使附近多個村莊飽受污水困擾。雖經過當地政府和企業多次處理,污染狀況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當地政府表示,目前,排污大戶石藥集團中潤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已被責令停產整改,徹底解決污染問題的近期及中遠期規劃和措施也在實施之中。
污染程度重徹底解決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此前,也發生過排放的超標污水進入農田,致使莊稼減產、牲畜死亡的污染事件。據托克托縣環保局2006年6、7月間的抽樣監測顯示,當時的污水化學需氧量指標平均高出國家排放標準100多倍。
近幾年間,托克托工業園區開展了污染治理,著手解決園區內特別是制藥企業的污水達標排放問題。但是,排污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飽受污水困擾的附近村民怨聲載道。“這污水把村民害慘了,村里得病的多了,我家去年還有三只羊不明原因落胎。”伍什家鎮樹林村村民苗二仁說,村里的飲用水井早被污染不能使用了,2009年,園區從別的村引來自來水,才解決了村民的吃水問題。
托克托工業園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級高科技工業園區和循環經濟示范園區,也是當地政府重要的稅源。2003年開發至今,已經形成了電力、生物制藥、冶金、化工四類產業。其中,生物制藥產業已成為一個主要的產業集群,是當地重點發展產業,共有10家企業。
據托克托工業園區副主任肖文偉介紹,托克托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過去一度把發展經濟放在首位。2005年引進大型制藥企業時沒能嚴格執行“三同時”(即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施工、投產使用)。
2006年后,工業園區內各企業和園區逐步建立了一、二級污水處理廠。近年來,累計投入環保資金30多億元,在工業園區的10家涉水企業均建有一級污水處理廠,園區還建成了1座二級污水處理廠。肖文偉介紹,園區內所有企業產生的污水,經自建的一級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才可排入二級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處理。目前,11家污水處理廠全部安裝了在線監測設施并聯網。
據當地環保部門介紹,在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前,園區所有企業產生的污水均采取挖池存儲、自然氧化凈化的辦法,大量污水被排放儲存在工業園區附近農村的鹽堿地,目前已形成了三個大面積的氧化塘,污水總存儲量達到約180萬立方米。目前時值冬季,氧化塘大部分水面已經結冰,但走到近前,泛著紅褐色的污水池依然散發出一股異味。
按照環保部門審批要求,工業園區二級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達標水”可以作為林灌和綠化用水,但實際上,因生物制藥企業的排水量較大,而企業的一級污水處理廠和園區的二級污水處理廠都采用生化處理法,加之生產青霉素等藥品產生的廢水處理難度較大,當地環保部門不完全具備監測污水是否達標的能力,很難保證企業污水完全達標排放。
排污企業停產治污時間明確
污染問題日前被媒體報道后,托克托縣委、縣政府于1月9日組織了有關部門、專家召開緊急會議,針對環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治。
據托克托縣代縣長杜延峰介紹,已責令石藥集團中潤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立即進行停產整改,直到長期穩定達標為止;對園區內所有的涉水企業進行全面深入的檢查,發現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立即停產;對園區二級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進行全天候的密切監控,確保二級處理達標排放;對氧化塘存放的污水進行安全防控,確保不出現污染事故。
當地環保部門負責人也表示,派駐的監管人員已進駐企業,24小時監督企業停產狀況。
記者在這里看到,主要污染企業正處于停業狀態,污水處理廠正在正常運轉。
托克托縣政府1月10日向記者提供的《環保工作情況說明》中提到,污水問題已成為制約當地工業發展的瓶頸問題。近年來,隨著環保標準的逐步提高,當地也一直在力求通過構建完整的污水處理體系,做到污水達標排放。當前正在建設的兩項環保工程相繼投用后,基本可解決多年來形成的污水排放問題。
2011年5月,托克托縣開始對園區二級污水處理工藝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升級,升級后,可將化學需氧量控制在每升60毫克以內。2011年11月底技改工程基礎建設工作已完成,目前正處于調試階段,并等待上級環保部門驗收。驗收合格投用后,處理過的污水可穩定達到國家一級B的排放標準。
2011年6月開工建設的三級污水處理廠,管道鋪設工程已完工,目前完成了總工程量的60%,預計今年6月投入運行。增加三級處理后,可將二級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80%—90%的污水作為中水回收,并用于園區自備電廠的發電。對于回用后的極少部分剩余廢水,已規劃通過煤場噴淋、兌水用于林灌和綠化、自然蒸發等三種渠道徹底消化,最后達到100%利用。
杜延峰表示,新一屆縣委政府態度鮮明,決不會因追求工業和地方經濟發展而忽略環境保護和民生安全。為解決園區附近飲用水受到污染的問題,截至目前,已通過實施農村人畜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縣城和附近90%自然村的安全飲水問題,另外10%的村莊也要在今年內徹底解決。